93年一月中旬,‘VCD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昆明舉行。全國幾百家單位聚集於此,共同商討如何將這個新產品做大做強。
好多從西南其他省份來的人都憤憤不平。
“憑什麼這個大項目落在雲南?我們貴州也很窮啊。”
“我們廣西靠海,地理條件不比廣東差,為什麼不能落在南寧?”
“就因為雲南靠邊境,毒品和貧困問題嚴重?這真是沒處說理去。”
92年的‘聖光’集團實在太耀眼了,自打周青峰從大毛搬家式撈好處,已經在國內十幾個城市落戶大項目。
這些項目少則幾個億,多著十幾個億,帶來的效益是立竿見影的。
漢中市的大秦機床廠去年改製,落戶兩台九軸五聯動超大機床,還拿下了多模數控機床等多個研發項目,研發投資輕輕鬆鬆破億。
九軸機床去年下半年就開始賺錢,‘大秦’的效益翻倍提升。‘多模數控’的項目什麼進展難說,但項目組聚集了上千號軟硬件人才,全都是月薪幾千甚至上萬。
那破廠子原本虧的奄奄一息,到了‘聖光’手裏立馬鹹魚翻身。廠裏幾年沒分房子,去年開始蓋家屬樓。過去‘大秦’的年輕人找不到老婆,現在姑娘想嫁都得排隊。
類似的項目太多了,老百姓就講究這個實惠。現在從報紙電視上得知‘聖光’從江西跑到雲南來了,省裏上下立馬覺著希望降臨。
從元旦特刊表示要投資,到月中拉全國廠家到昆明開研討會,這項目推進速度實在快。這也是‘聖光’名氣大,有足夠吸引力,換別家可找不到這麼多廠子甘願來做配套。
研討會得商議很多事,地皮,建廠,物流,技術規範,材料和工藝等等。周青峰提供了VCD的物料表,幾百個不同規格的零部件,琢磨那些能造,那些不能造。
不能造的抓出來做技術攻關。周青峰就蹲在一個個項目組,天天搞‘思維風暴’。比如解碼板,最難的是那顆芯片,需要半導體產業配合。
還有激光頭和伺服電機,需要在材料和工藝上狠下功夫。換過去,這些都是難以逾越的難題,一個研討會搞不定這些事,隻能泛泛而談。
但有周青峰這個土財主在,研討會狠抓細節,把產業鏈上的所有的單位都抓來。
有的分支行業在國內甚至是空白。昆明的幾家院校正好趁此機會拿經費上項目,開心的不得了。
月底,雲南幾家國營電子廠進行改製,由‘聖光’注資五億控股重組。二月初分流下崗就完成了,‘和諧’係也進入雲南吸收下崗職工再就業,倒沒鬧出什麼亂子。
改製的成功給了政企雙方極大信心,為後續更大規模的投資鋪平道路。在三月中旬,由周青峰提供核心部件的首批一百台VCD完成小規模試產,全部用於測試。
出了不少小問題,但都可以改進。
到三月底,做配套的五條盤片壓製生產線由香港起運,在廣西南寧海關報關進口,準備運抵昆明安裝。
南寧的領導為這些生產線親自跑到昆明找周青峰,“肉沒吃到,湯總得給一口吧。昆明拿走了VCD項目,我們願意給它做配套。”
這些生產線都是電商位麵買來的工業垃圾,後世的非法光盤壓製生產線在廣東到處都是。一萬塊就能搞個刻錄設備,幾萬塊就能上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