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眼睛不離書:“你別管, 算你的去, 大不了晚上點幾個燈, 不礙的。”
先生真實在, 我媽還等我回家吃飯呢, 嗚嗚嗚。
笑笑拿出第二張試卷, 掃一眼, 不覺暗罵唐展顏,特喵的根本沒有計然學,害得姐把《計然篇》通篇兒都給背了。
《論語》和《孟子》都考到了, 倒沒提程朱理學,此舉深得人心。
之後的題目倒是有提到“無息幣”的,也算與計然學相關了, 笑笑急忙把自己背的那些句子引用進來, 又寫了:金銀非奇貨,不可居。財幣欲行如流水, 不可輕視薄利。雲雲。
又有曆史題問到“文景之治”的, 笑笑倒是還模糊有些印象, 急忙揀著記著的答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以德化民等, 又想盡辦法充實內容, 列舉事例, 答題到底單薄,但十二歲也不過如此了。
還剩最後一道題了,笑笑淺淺鬆一口氣, 從那小幾上端起竹筒杯子來喝水, 水已放得溫涼,清清淡淡的,也不知是什麼茶,怪好喝的。考試時能給準備著茶水,已經相當人性化了。
“答完了?”老先生眼睛沒離開書。
“還剩最後一題。”
老先生看看笑笑:“莫要低估理宅才能,以小見大,家國天下。”
哦,原來最後一題是理宅題,笑笑道:“謝先生教誨。”
整整衣裙,又開始坐下答題,題目看似簡單,說是一戶大宅要在八月十六辦一場賞菊宴,邀請賓客約三百餘人,作為當家主母,需提前做哪些準備工作。
笑笑並未冒然下筆,仔仔細細想了一回,自己並無理宅經驗,對於這些也不過是通過一些文學作品粗略了解而已,回到京都不過幾日,家裏並未辦過大宴,隻是從祖母口中偶爾會聽到一些隻言片語……
笑笑在那草紙上又是寫又是畫的,圈圈點點折騰一番,隻當是自家辦宴,老太太把事兒分給三房了,不安排也得安排。一路都細細想了,心裏有了個大概,便開始在草紙上試著寫。
先做個概括,大宅人口眾多,從上到下統籌安排了,方能少出差錯。
主母要做的,首先是和上級溝通,聽聽家中長輩的意見,打算請哪些客人來,這些客人裏,哪些人是重點,哪些人是陪客,哪些人單獨請一位便可,哪些又須得請一家子都過來……定好了這些,再下帖子去請。任何宴會都有目的,不會隻單單圖熱鬧的。
與長輩商量得了,再進一步製定計劃,須得做出預算開支,將家仆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對於家仆分工,可先針對此次家宴製定出花名冊,分組安排崗位,例如:負責花木的家仆為一組;負責庫房管理的為一組;負責宴席餐飲的為一組;負責迎來送往、接車送客的為一組;負責席間端茶倒水、傳話跑腿的為一組;負責清桌灑掃的為一組;再專門安排一組隨時準備接受調遣的,萬一哪組人手不夠,需要人頂上的,就安排這組人上……
每一組設大組長,主母隻與幾位大組長對話,一旦出了差錯,組長首先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