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遠誌(1 / 3)

“學生家裏倒是給孩子們專門備了上學用的馬車, 少爺姑娘們各乘一輛, 算作是府裏的公出。各房都很重視學業, 但上學的時間總不能統一, 每回都是早到的在車中等著晚來的, 放了學更是如此, 有的姐妹要參加社課活動, 有的要和同學們小聚,遇到這種事兒,家裏的馬車就隻能等著, 馬車其實沒跑多少路,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等人。幾個上學的孩子占著家裏的馬車和車夫,一占就是一整天。”笑笑感覺自己的闡述更像是一種腹誹, 憋在心裏太久了, 總要找個人說一說,“咱們商學一向提倡學生獨立, 已經禁了丫鬟和書童, 那這隨叫隨到的馬車車夫是否也該禁了呢?”

牢騷少女說完了, 還拋出了一個問題給山長先生。

“笑笑怎樣上學?”童先生問道, 憑他的直覺, 麵前這孩子不可能浪費時間去和姐妹們擠馬車。

“學生自己出錢, 長租了一輛馬車,總不能讓府裏的馬車跟著我去丈量京都街道吧。”笑笑輕輕聳了聳肩,繼續說道:“再有, 群英巷口每天都在堵車, 尤其是上學放學的時間段,各家各戶的馬車都候在那裏,簡直密密匝匝的連人都擠不出去。”

“耗時傷財,不能人盡其職,物盡其用。”童山長念出了笑笑的《從學車的推廣與普及試談元龍朝的交通發展》中的句子。

如果推行了校車製度,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笑笑湊到山長桌前,翻開自己文章的其中一頁:“學車路線主要針對的是居住在京都城區內的學生們,若是算上郊區或郊區之外的學生,那就很難計算了。”

“你們家的大宅子,不是搬到南郊了嗎?”童先生對唐家的事倒是頗為了解。

笑笑點點頭:“據學生觀察,家裏有大宅子的人家多是住在郊區,但離城區並不算很遠,頂多也就一站地的距離。”

笑笑繪製輿圖的初衷,就是為了摸清學車的各條線路與站點,每一站地設定的距離大約是四五裏路,放到現代,也就是大概兩公裏。年輕人步行兩公裏並不成問題,如果懶怠走,也可以暫時乘坐自家馬車趕去學車車站。——就唐家的情況而言,三姑娘舒顏寧肯自己步行三站地,也不願每日坐在車中等待那幾位經常遲到的姐妹吧。

“步行一站地,就權當是強身健體了,學生認為,咱們商學裏出來的學生們,總要走出家門外出行商,以後說不定還要風餐露宿,不練就強健的體魄怎能行呢?”笑笑實話實說,女學裏的這些女孩子們,也實在都太嬌懶了。

“笑笑也準備走出家門去行商?”童先生禁不住問道,望著眼前的女孩子,隻覺得其眉眼與海闊簡直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笑笑並未立刻回答,作為一個古代的女孩子,自己還真沒好好思考過這個問題:“究竟是做小草,還是做遠誌,學生還未考慮清楚。”

“遠誌,不過就是一棵小草。何必非要分得如此清楚。”童先生一笑,慢慢說道:“遠誌小草,皆在人心。想好了就去做吧。”

笑笑一時不語,盯著窗外的修竹出一回神,方一字一句道:“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才是對商界兒女最好的曆練。”

“笑笑若是男兒,也會如此執意行商嗎?”

哎?自己若是男兒郎…山長今日所問,都是自己從未想過的事情……“學生覺得,理想並無男女之分。對學生來講,行商隻是手段,並非目的,學生隻是想把一些自己認為美好的東西,傳達給更多的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