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這一日, 瑞彩一家人在愜園的見月水閣賞落葉的時候, 有丫頭送過來帖子, 瑞彩見那信封一角有個小小的算盤形紅章, 不由笑道:“昨兒西子就下帖子邀我去星紋湖買蓮貨, 這次又是瑛園, 這是在催我呢。”
魏老太太笑道:“這十幾日大姐兒都陪著我悶在家裏, 這會子出去和兩個妞子玩兒去吧,我老太太身體壯著呢,不過是西瓜吃多了咳嗽兩聲兒, 哪裏用得著你天天守著侍疾呢!”
魏子遠今日也碰巧在家,魏家沒有立秋祭祖的習俗,於是男人們也陪著老太太在水閣過立秋。
近晌午的時候, 才有一片元寶楓的葉子徐徐落在水麵上, 魏家的幾個孩子開心地拍手道:“秋來了!”
瑞彩作為全家最大的孩子,率先走到老太太麵前:“願咱們家今年五穀豐登, 生意興隆!”
魏子遠望著自己亭亭玉立的大女兒, 隻覺得既出挑又懂事, 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 便從懷裏摸出個紅包來:“瑞姐兒這些日子給老太太侍疾, 孝心可嘉, 今日後晌該和女伴們出去散散心才是!”
“謝父親賞,伺候祖母是女兒應該做的!”瑞彩雙手接過父親的紅包,又從自己的荷包裏拿出一枝五片花楸樹的葉子:“咱們的園子並沒有種植楸樹, 女兒便用花楸樹的葉子來替代楸樹葉了, 總歸都有個秋字在裏頭。”
魏子遠這才想起來,立秋時男子也該佩戴楸樹葉的,見女兒如此細心,心下更覺安慰。
瑞彩親自將葉尖泛紅的花楸葉別在父親的前襟上:“願父親的生意紅紅火火!”說著又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麟哥兒:“你快些學本事,早日幫襯父親,這樣父親便不會如此勞累了!”
魏子遠的心裏泛起一股暖流,女兒能夠在關心生意的同時還關心父親的身體,不能不讓人感動啊。
大多數人都隻關心自己飛得高不高,隻有最親的人才會關心自己到底累不累。
“好孩子,都是好孩子。”魏子遠也摸出一個紅包給了自己的大兒子。
魏家的孩子們看見了,全都擁了過來:“願大伯生意紅火!大伯身健體壯!大伯福慧雙修!大伯壽比南山……”
魏子遠險些被這群熊孩子擁了個跟頭,但還是笑嗬嗬地一人給了個紅包。
瑞彩已經回到水閣欄杆邊,指著湖中那些過於茂盛的茨菰與香蒲,吩咐丫頭道:“去跟那管池塘的婆子說,這裏的水藻過多,早該撈了去!再有,咱們也不指著用這些茨菰炒菜,將水閣邊的茨菰葉子清一清才是,大立秋的日子,卻臨湖賞不到退秋水,實在遺憾。”
魏子遠還是第一次見女兒管家,不由得怔了怔,先前隻道她孝順懂事,琴棋書畫也都來得一些,竟不知道還有管家的本事。
又聽女兒道:“尤其遠處那一大片香蒲,蒲棒都已經長好了,早該收了那蒲黃留著做藥,還有那蒲莖蒲葉,仔細選出些好的,讓善寶家的給編一床細蒲席,老太太睡竹席子太涼,龍須草的又粘身子,睡白夏布的又嫌熱,這時節用蒲席子正好!再有那些蒲黃,過了篩選出上好的做藥,剩下的裹上幾隻枕頭,既安眠又去頭火!”說著回身看了一眼魏子遠,“往大老爺鋪子裏也放上一個,午睡的時候正好用。”
魏子遠聽呆了,不由得看了一眼坐在老太太身邊的妻子,隻覺得她不顯山不露水的,卻能教育出如此優秀的女兒來,正滿意地笑著,突然見自己的心腹走過來,悄悄遞過來一隻紙條。
魏子遠看到紙條上的字,瞬間變了臉色,低聲道:“盯緊些。”
等到心腹去了,魏子遠定了定神兒,才向母親笑道:“大丫頭後晌要去湖邊買蓮貨,母親可願意同去熱鬧一番?兒子今日沒什麼生意可忙,願意租一艘大畫舫,帶著全家同遊。”
“知道你孝順,”魏老太太打了個大大的哈欠,“隻是昨個夜裏走了困,今日晌午必要好生睡上一大覺才行!”
坐在一旁的魏三太太聽了不禁有些失望,心裏是很想去坐著大畫舫遊湖的,便在一旁笑道:“娘在畫舫裏頭午睡也是一樣的,那船兒在水上蕩呀蕩呀,就像是坐著搖籃似的,那睡得才叫香呢!”
瑞彩的母親聽其說的不像話,不覺蹙眉道:“船上哪裏是正經歇晌的地方?娘又不是水鄉人,睡在船上難免沾了濕氣。”
魏老太太也笑著擺手道:“在咱們家湖上坐船我都有些暈,更別提那大湖大水!不去了不去了!老大也有好些日子沒陪過媳婦孩子了,你們一家子五口去遊湖!”說著又拍了拍瑞彩母親的手:“你整日裏又是管家,又是記賬,還操心著這幾房的小崽子們,哄不得打不得的,難為你樣樣不出錯兒!今日就好好歇一歇,讓醜貨兒盡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