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纓之飾(1 / 3)

通海錦是滿花錦, 即在一片錦上不落空地織滿圖案, 譬如眼前這一幅龍爪菊, 即是滿幅大大小小的菊花, 顏色從鵝黃杏黃到秋香古銅, 並不淩亂, 和諧得宜, 點睛之處是在這一片菊花之上,又以跑梭織成古圓金的鏤空菊紋,為整幅圖提了神。

笑笑不覺讚歎:“這種層次感, 怕是隻有蜀錦才能做得到。”

起帆不語,隻是微笑。

接下來呈上的幾幅通海錦,雖說花色不同, 卻與第一幅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成片淡藍牡丹花紋上, 跑梭壓著古銀色的如意雲頭,便形成了“如意牡丹”;滿織的瑤台飛鶴為背景, 其上用銀鉛色壓著連綿不絕的瑞草紋, 這便形成了通海錦中經典的“瑞草仙鶴”……

笑笑今日真有大開眼界的感覺, 自己尚且如此, 更何況普通百姓——若是唐家展廳真的能將這些名錦展出的話, 那便是真正空前絕後的一次壯舉了——對於絲織界乃至整個商界, 甚至元龍朝民眾的求知與消閑方式,都將是一次裏程碑式的重大改革。

賽錦大會的整體節奏是緊鑼密鼓的,但每一幅錦緞的展出又令人覺得不急不徐, 娓娓道來。

畢竟是全國挑出來的尖子, 每一家的錦緞都有其可圈可點之處,從這其中隨便挑一件錦緞出來,都能在京都任何一家錦緞鋪子裏豔壓全場。

“楚家會在第幾個出場?”笑笑問父親。

起帆聽著第二輪的最後一次念錦聲:“看來楚家也排在後頭了。”

——“第二十位展錦者——開封府李圭章——冰紈綺繡錦——”

笑笑聞言,便定睛看過去,記得宋代織錦便被稱作冰紈綺繡的:“這位李老板既然來自汴梁,說不定就是宋代織錦的繼承者呢。”

“可惜宋代的冰紈綺繡早已失傳,李家所展出的隻是一種對冰紈綺繡的想象。”

即使是想象,也是一個令人歎為觀止的想象——遠處呈上來的錦緞竟如窗上冰花一般晶瑩剔透!笑笑仔細看,說其是輕紗又不完全是,說其實錦緞也不完全是,隻見在半透明的薄霧般的紗上,織出一片一片雪白的冰花圖案來,從側麵看,泛著藍瑩瑩的雪光。

“真與雪片冰花無異了!”笑笑想起自己編織的蕾絲圖案,同眼前這冰紈綺繡相比,實在是有些粗糙了。

“此錦又稱紗上錦,難得將剔透與繁麗合二為一。”

笑笑盯著那錦緞細細看了半天:“這難道不是將錦片綴在紗上的麼?就像我們平時用的繡片似的。”

“這是整體織上去的,因此才極為難得。”

笑笑也在內心稱罕,但又覺得此物因重力原因應該不夠堅固結實,因此並不太實用,在一些重大的宴會場合穿一穿也就罷了。

冰紈綺繡此番卻是大手筆,一下子就展出了十二幅,其中尤以鬆枝、紙帳梅、蕉窗、霧裏船為佼佼者。

笑笑看完後總結一句:“這冰紈綺繡用來做屏風與紗簾都是極好的。”

“據說其中的‘霧裏船’便是此中名品,聖上的書房裏便有一件此錦製成的屏風。”起帆話音一轉:“聽說笑笑就親手繡了一件浮雕式的刺繡小炕屏?”

“我那手藝與這些相比可就粗陋多了,不過就是用絲帶浮繡的菊花,手快的話兩三天就繡好了。”笑笑送給瑞彩的生辰賀禮便是這件絲帶立體繡的小炕屏了,因為恰恰是九月九重陽節,索性就繡了深山菊花。

自己今日是在賽錦大會上開了眼,但卻遺憾地未能參加好友的及笄禮,也不知今日在愜園會是怎樣的一番熱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