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不是因為煊赫滔天的權勢,也不是因為生殺予奪的威嚴,更不是因為高高在上的地位。
僅僅是因為責任……
她怕自己行差踏錯,毀了秦始皇一腔心血的大秦帝國。
她怕自己隨心所欲,誤了數萬萬百姓的平安喜樂。
所以,從一開始,她才會覺得這個世界沉重。
……
……
對於笙歌的話,扶蘇將信將疑。
曾經,他身為人子,都對父皇的決策充滿了不理解。
一直以來,他和父皇之間的矛盾都是政見不合。
若不是機緣巧合看到了一些奇奇怪怪又令他驚恐不已的畫麵,恐怕與父皇之間的間隙越來越大。
更何況是六國的貴族之後呢?
唉……
扶蘇暗暗地歎了口氣,可也不再開口,平添父皇煩憂。
大不了……
大不了,他多用心些,盡可能把危險扼殺在搖籃中。
嗯,他這就派人在暗中偷偷盯著張良。
如果張良不知好歹,死性不改,就偷偷哢嚓了。
再不濟,也能順藤摸瓜,多揪出些隱藏在暗處的反叛分子。
笙歌絲毫不知,她心目中純善軟弱的扶蘇公子,一反常態,開始在心中謀算著如何哢嚓人了。
也不知,是不是他這個做父皇的魅力太大了些。
這個時候的笙歌一心想著如何為新生的大秦帝國選拔人才,革新豐富中央及地方官員。
“得人者昌”,“失賢者亡”。
始皇帝在全國推行郡縣製後,主要采取軍功、保舉、征辟、考察晉升等方式選拔官吏。
但,保舉,征辟難免會形成官員勾結尋求庇護的情況。
你推舉我當官,我自認為你的門生。
有權的拿權力換錢;有錢的拿錢換權力,以獲得更多的錢。
周而複始,隻會產生無數蛀蟲,官官相護,大官僚枝繁葉茂。
如何選官,任官,是頭等大事。
史無前例的中央集權大一統國家,地方官員任免尤為重要。
笙歌一邊欣賞著沿途的風景,一邊腦子轉的飛快思考對策。
既然她當初在泰山腳下揚言要舉國選拔人才,不問出身,不問來曆,那就得言出必行。
她何嚐不知,此舉,困難重重。
先不說六國舊民會不會心甘情願參與科考,單單是秦國皇親國戚勳貴之家,恐怕也會一個個跳出來反對吧。
畢竟,權勢這塊兒誘人的大蛋糕,沒有人舍得把本來屬於自己的這一塊兒分出去。
唉,又得做壞人了。
不過,還好,大秦朝有商鞅這個先例在。
朝廷內的反對意見,絲毫不在她擔憂的範疇裏。
亡國抄家滅族和吸收新鮮血液兩者之間,該選什麼,有腦子的人都知道怎麼選。
她需要思考的是,如果她借鑒了後世的科舉製,該如何因地製宜加以改變,使之順應大秦帝國的實際情況。
笙歌的眉頭皺的很緊,太久都沒有動腦子了。
一一接這個任務,難不成是怕她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嗎?
唉,讓她靠拳頭解決問題不好嗎?
說好的一力破十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