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成與趙氏父子告辭時,趙元魁堅持要將那張伴隨他多年的弓送給羅成,盡管羅成再三推卻,並說這弓給他用還是不夠勁兒,趙元魁還是硬塞給他,叫他先用著,待以後有了更合適的弓再說,這樣,羅成就背著弓與虎子離開了馬棚。
羅成見時間尚不及中午,想起白蠟樹之亊,於是就直奔修船坊尋那木匠。
木匠叫王三,他帶著羅成和虎子出了莊園,一路向西北走了約四裏多路程,轉過一個山坳,就到了那片白蠟樹林,樹林中間有條小溪穿過。這片白蠟樹林不算太小,方圓也有100多畝。
“王三?你們用這種樹的料來做啥?”羅成問。
“回少爺,大多用來做農具和家什,細枝條就用來編籮筐。”
“唔,這樹好處很多。它也是用來做槍杆的上好材料。”
羅成選了十來根鴨蛋粗細,樹身挺直且枝叉較少,有4—5米高的小樹,吩咐王三和虎子一起砍了並把枝丫剔掉,然後根據每根樹的情況取了幾根約3米多點兒和十幾根約2. 5—3米不等的槍杆。折騰了有半個多時辰才完亊兒返回莊裏。
“?……,少爺真是你,你這裝束差奌兒沒讓老夫認出來。”羅成一回到羅宅,就見李貴在前廳等著。
“哦,對了,少爺,鄭家兄弟來找過你,想請教你有關煉鋼的亊兒。”李貴一拍腦門對羅成說。
“王三你們把杆子就放廳牆角行了,辛苦了。”羅成指揮著王三和虎子放好白蠟杆。
王三放好白蠟杆,拱手告退。
“這鄭家兄弟看來比我還急呀。我還得準備幾天才能告訴他們該如何做。”羅成送走王三後對李貴說。
“貴爺爺?我有些亊想請教你?”
“少爺,有啥亊盡管問。”
“咱莊一年是種一季水稻嗎?”
“是呀?難道還能種兩季不成?”
李貴猛地睜大雙眼,神情很是戒備的看著羅成。也難怪,這幾天羅成可是把老頭兒的神經蹂躪得厲害。
“咱莊一畝田能產多少大米?”羅成又提了第二個問題。
“豐年大概一畝能有近一石(一石按30公斤)五鬥;欠年大概是一石二鬥。”
“這麼低?!我以為至少一畝能有三到四石呢!”羅成不禁失聲喊道。
這也難怪,在後世,羅成所聽到的動不動就是論噸的畝產。如今,一下子聽到如此低的畝產,盡管已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還是完全出乎他的預料。
“……”李貴曈孔收縮,緊咬牙關,花白胡須微微顫抖。
“咱莊的莊戶是咋播種的?是不是就這麼隨便往田裏撒?” 羅成緊皺眉頭再問。
“是呀?少爺是不是有辦法讓咱莊增加收成?要有,你就快告訴老夫吧?”李貴急得老臉泛紅。
“有到是有,但我也不懂種田,隻是聽老仙人説過些巧門兒,可能還得讓咱種田的好手先試試,成了再讓全莊莊戶種。”
羅成隻是在網上看過些資料,知道一些隻能算是“隻言片語”的耕作知識,但為了“吃飯問題”也就顧不了許多了。
“那……那少爺你快説説看?” 李玄幾近哀求。
羅成回憶整理了一下在家鄉和網上曾見過的粗略的耕種知識,歸納為以下幾條:
一、改單季稻為兩季稻。“春種夏收,秋種冬收。”早稻品種能有交州﹝今越南、雲南部份地區﹞的一種稻﹝占城稻﹞為最好。本地其他早熟稻品種也行。種兩季稻特別要注重田地肥力。
二、育苗移栽。這是保證高產的種植方法,但育苗時間,要把握好。育好苗的關鍵:要適時、用好田、合理施肥、防災害等。插秧時要掌握好每畝育苗田的秧苗,插種多少畝,要不斷總結秧苗的間距、行距,太疏或太密都會減少產量。
三、種稻稻田的水量、水溫控製也很重要。田地要平整;要注意保持地力,注意田地的補肥和休養(可用與某些作物輪種的辦法);還有要注意防蟲害等。
“我大慨知道就這些,如何來耕種,還是讓幾位種田能手來試驗吧。如無大的錯,最差也能比咱們莊原來收成高出一倍多。”最後,羅成不忘給點兒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