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離開之後,羅家大廳內人尚未散去。做出如此重大的決定後,大家自然免不了一番議論。
羅成可沒興致老在他這問題上扯來扯去,見差不多時就把話題轉開。
“好了,我這亊兒也別說了。貴爺爺,上次那二百多災民在工礦區那邊近來情況如何?”羅成問李貴道。
由於原程家莊莊民搬進生活區後,留下眾多空屋,因此,那二百三十多個流民就暫時安頓在那兒。這二百三十多個流民,是分幾批來到羅家莊的。
“按照少爺你的吩咐,都給他們發足了冬衣、被褥,還有叁個月的大米、菜蔬和一些常用家什。大家都感激萬分,都說少爺你是大善人、救命恩人!”李貴說。
為了留住這批流民的心,羅成從莊裏專門抽了十幾個人組成安置服務隊,專職負責流民的安置工作,從住宿及過冬的食物、衣物等一應生活必需品;到子女入學堂和流民參加莊裏勞作領取工俸,都安排得非常周到。
“唉,什麼大善人、救命恩人!天下老是需要大善人和救命恩人,這百姓想必是苦不堪言了;這朝庭的日子也就長不了了。”羅成說。
“少爺你可說對了,聽那些災民說,這幾年北邊大小災不斷,年年都有不少災民流離失所,朝庭卻不管不問,不知有多少人餓死凍死還有病死。唉!這世道的確沒百姓的好日子過呀。”李貴也唉聲歎氣的說。
“這些災民都願留在羅家莊,是否都問清楚了?”
“哥,你也不想想,他們到哪兒去找咱莊這樣好的地方?不願留下才怪呢!”巧兒插話道。
“三小姐說得沒錯,隻怕現在就是趕他們走,他們也不會離開。”李貴邊點頭邊說。
“既然如此,就派人讓他們按戶做個詳細登記,也好做下一步安排。把今年那些已修好水利設施的荒地開一部份分給他們種,房子、耕牛、農具、種子等一應物品可以按莊裏定的規矩先交給他們用,以後分批從收成裏扣回。”羅成吩咐道。
羅成為了保證生活區規範整潔,莊戶的住房都由莊裏統一建好交給莊戶先使用,以後莊裏在從莊戶的收成裏分批扣回。
由於水泥已批量生產,如今羅家莊各項建設的速度加快了許多,質量也有極大提高。
莊戶的住宅,目前已建好了近四百幢,屋型是羅成設計的,他綜合考慮了少占耕地、農村習俗、建築水平等眾多因素後,將住宅設計為主體兩至三層樓帶一個後院,類似後世一些地區農村小樓的式樣,這樣比原來全平房還帶院的住宅節省了至少三分之一的占地。
這些樓房各項設施都設計得較合理實用,因此搬進新居的莊戶沒有不滿意的。尤其是住三層樓,那高高在上、居高臨下和放眼遠朓的新鮮感,使得莊戶們好一陣子一家老小總是窩在樓上不願下樓。
所有廁所,用上了陶製蹲便器,加了排汙設施,從而大大改善了住宅的環境,過去空氣中始終彌漫的臊臭味已幾無可聞。
“成兒,咱莊原來的莊戶還有許多都沒住上新屋呢,先給他們這些外來的是否妥當,你想過沒有?”羅母微皺眉頭問道。
羅成一聽,心裏產生一絲警覺,羅母的話也許是一些老莊戶都存在的想法。雖說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任其滋長,時間一長必然會形成排外思潮,那樣就會對不斷壯大羅家莊勢力形成阻礙。
羅成略微沉吟了一下說:“母親,孩兒一是考慮那二百多人住在工礦區那兒不便管理;二是,既然他們決心加入咱莊,那就是咱莊的人,咱們應一視同仁;三是先讓他們搬來,可以令他們早一點兒融入咱莊;四是他們都是曆盡千辛萬苦才來到咱莊,如果我們能對他們熱誠以待,以後他們必定會從內心把咱莊當成自己的家一樣來愛護,會把莊裏每一個人當成自家人。所以,孩兒認為應先將他們安排進新居;隻要把道理給老莊戶們說清楚,大夥兒是會明白的。”
“少爺說得在理。”李貴頻頻奌頭說。
“唉,看來,咱成兒真是長大懂亊了。成兒你這一說, 母親心理就明白了。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羅母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說。
正在這時,一家丁來報:“莊主,洪莊主在外求見!”
眾人一陣詫異。
“快有請!”羅成道。
李貴與家丁一塊兒出去,不一會兒李貴陪著洪壽和何通一起進來。
“洪莊主、何管家快請坐。”羅成邊迎上去邊熱情的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