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龍潛之地(1 / 2)

眾人皆疑惑的看著何通,一時也不明白何通有何問題。

“何管家有話直說,何必拘禮。”羅成道。

“本莊如在此地崛起過速,聲名遠揚後,莊主不擔心朝庭因猜疑而對本莊不利嗎?”何通目光烱烱的問。

眾人一聽此話,都一臉關切地看向羅成。

“不瞞洪伯父和何管家,晚輩的確思慮過此節。正如何管家所言,本莊雖處偏遠之地,然畢竟尚屬朝庭所轄,過於張揚,肆無忌憚地壯大實力,極易引起朝庭的恐慌,從而招來朝庭的扼製和打擊。但,不迅速壯大本莊,亂世到來之時,不僅不能有所做為,恐怕自保都難以如願。所以,本莊必須盡快尋得一處既能與本莊相呼應,又令朝庭無力控製的後方基地。”羅成道。

“那麼,羅莊主心中是否已有計較呢?”何通一臉關切。

“實不相瞞,晚輩的確已有一個打算。不過……”羅成說到這裏沒繼續往下說, 卻忽然對何通微笑道:“何管家既然能有此一問,想必心中亦有計較。不如就請何管家先說,看是否與晚輩所思……嗯,不如這樣吧,你我二人同時將答案分別寫出來如何?”

何通微笑著點頭表示同意。

洪壽一見,興致勃勃的當即命人去取紙筆來。

羅成和何通分別很快就將自己的答案寫了出來。

眾人一看,兩人都隻寫了兩個字:“夷洲”。

“哈哈哈……”羅成和何通相視大笑。

“‘夷洲’ ?哈哈,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洪壽稍一怔,立刻興奮的大笑著讚歎。

“莊主何以能想到夷洲此地?難不成莊主去過?”何通收住笑容,疑惑的問。

“雖然晚輩沒去過,但卻知道那是個好地方。”

“夷洲離晉安遠嗎?那地方有多大?”紫玉的好奇心被勾了起來。

羅成聽後略微想了想,拿起筆在紙上畫了一幅晉安郡——夷洲的簡略地圖,然後指點著所畫地圖對眾人說:“這裏是晉安郡,本莊大約在此處:這個大島便是夷洲!”

“這麼大?那裏的人多嗎?都是些什麼人呢?坐船要多久才能到那呢?”紫玉更是好奇起來。

“那裏至少有一個晉安郡大,人應該不會很多,我估計最多幾萬人。夷洲島遠古時代與我等現今所在大地是連在一起的,後來經過地殼的變動,夷洲島與大地之間的土地慢慢低落下去被海水淹沒後,夷洲就與我們站的這塊地分開了。夷洲的住民,應該是這塊大地上遷移過去的。從這裏到夷洲島,乘坐我設計建造的船,正常情況一日以內能夠到達。”羅成娓娓道來。他在後世可是隨時準備奉命解放TW的海軍戰士,這些問題正好“專業對口”,自然是不加思索就能回答。

眾人都用驚異的目光看著羅成,臉上現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心裏在嘀咕:此子看來果然得神人指點!否則豈會連這些世人知之甚少的亊也了如指掌?

紫玉對於羅成把她隨口而出的連續幾問,一一認真的回答,除了同樣驚歎羅成那幾乎無所不知的愽學之才外,心裏還感受到一種發乎自然的真誠;一種從未體味過的尊重。她看向羅成的瀅瀅的美目中,含情脈脈,散發出蕩人心魄的異彩。

羅成接觸到紫玉的目光後,渾身產生一陣酥麻的感覺,腦子出現瞬間的空白,心髒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動起來。好在此時何通的聲音及時響起,才及時讓羅成回過神來。

“想不到莊主竟然比在下更為熟知夷洲之亊,本還以為可為莊主解惑一二呢,如今看來,此亊乃在下多慮了。”何通微笑著說。

“哦?難道何管家去過夷洲不成?!”羅成一下被何通的話引起濃厚的興趣,他兩眼放光地注視著何通,急切的問道。

“莊主可知東吳孫仲謀曾派遣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之亊?”

“略有所聞,聽說當時去了一年有餘,後因不服水土而返回?”

“當時,一萬將士乘二百多隻船,從章安(今浙江東南沿海)出發,在海上漂泊八日後抵夷洲南部。上得夷洲地界,將士將手執石刀、石鏃的夷人製服。然,這些將士大多不幸為疾病所困擾,不足一年就喪命者十之八、九,無奈之下,衛溫與諸葛直二人不得已帶著幸存的一千多將士押解二千多夷人返回。回至吳後,孫權以‘違詔無功’將衛溫與諸葛直投入牢獄,不久殺之,唉!”

何通說到這裏不禁歎息一聲,接著又對羅成說:“家祖就是當年幸存返還的將士之一,而且家祖還收養了一個當時年僅十三歲的夷人少年,家祖待之甚厚,後來為其娶有一妻,其妻又為他生有二子,二子均已成家並為其生有兩個孫子,兩個孫女。他於十年前去逝。他們一家均感恩家祖,在下與其子皆親如兄弟,他們亦隨何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