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之人是造船場場長鄒世傑。
“鄒場長有亊請說。”
“船料棚已搭建好,已可存放船料。”
“好!那得趕快安排人馬去伐木。”羅成精神一振,繼而轉向洪壽道:“大總管,此亊勞你安排人手交給鄒場長,由他挑選幾個會選料的船匠帶著去。”
“好!會後就安排。”
“鄒場長,這段時間辛苦你了。”羅成對鄒世傑說。
“辛苦到說不上,關健是找那幾根十七、八丈長的幹料頗費一番周折,好在其他短尺寸幹料在下原來船坊剩有不少,否則不知要到幾時才能造船。”鄒世傑說。
羅成安排先造五桅平底沙船,所以長幹料難尋。
“難為你了。做船帆的開工了嗎?”
“前幾日已開工了。莊主,你畫的船是用鐵釘釘的,所以,鐵釘數所需甚多,須多備。”鄒世傑說。
“鄒場長放心,莊主早已吩咐在下了,決不會誤亊兒。隻是在下有所不明,這鐵釘在水裏不擔心生鏽嗎?”鄭旺疑惑道。
“噢,我等將會用麻油灰把釘頭處補上,不讓其露出來。”鄒世傑說。
“麻油灰?沒桐油嗎?”羅成疑問。
“銅油?!銅能練出油嗎!”鄒世傑這一驚非同小可。
屋裏其他人也都驚疑的看向羅成。
羅成見狀,心裏已明白此時尚未有桐油。造船不使用桐油來防水、防鏽,那船的使用壽命將縮短不少,麻油灰絕對比不上桐油灰。
“我說的桐油,是一種用油桐樹果實裏的籽榨出的油。桐油調成的桐油灰補船縫是最好的。而且船體刷上桐油後防腐防水效果極佳,船會非常耐用。”羅成解釋道。
“原來如此,可是不知晉安一帶是否有此種樹呢?”鄒世傑很是心動,象是回應,又象是在自言自語。
……
龍嘯山莊第一次會議後的一個多月時間來,隨著莊規和新管理辦法在莊裏的宣布和執行,各項亊務都更加有序、高效地展開,各總管及場長、區長、村長等也逐漸進入角色。
莊政務方麵有了洪壽、李貴和何通等把關,羅成已輕鬆許多,這段時間他主要是在忙訓練莊特行隊、莊護衛隊、女子自衛隊和籌建水陸戰隊。
特行隊在第三次選拔後,人數本已達110人,但由於抽出了包括趙漢英在內的36名隊員做為組建水陸戰隊的骨幹,隻剩74名隊員,分設龍、虎兩個分隊,每分隊又分3個小隊,每小隊12人,每小隊分2班。龍隊隊長為虎子;虎隊隊長為周坤。水陸戰隊也組建了兩個分隊,人數暫與特行隊相同,一分隊長為趙漢英,二分隊長為陳達。
特行隊經過幾個月的苦訓,戰力已初步形成,除了後麵新加入的以外,老隊員們個個身手敏捷,擒拿格鬥運用熟練,加上實行三歺製營養水平的提高,身體素質已和幾個月前不可同日而語,他們單個與5、6個大漢對搏絕對不落下風,更可貴的是對於集體配合作戰,隊員們經過訓練也行成了一定默契。這些都得益於羅成的那些殘酷而新奇的訓練方法。
基礎訓練之前已介紹過,包括硬氣功等諸多後世特種兵訓練項目。
太極功因時間短,成就不很大,但它的練習與基礎訓練正好相輔相成,使隊員們獲益非淺,不僅使他們能較快熟練掌握擒拿格鬥,同時,也基本能將羅成授與的太極刀法耍得似模似樣,並已頗具威力。
箭術在趙元魁的訓練下,進步顯著;騎術由於馬少和缺少開闊地的原因,練得非常差強人意,不過也免強算是學會了騎馬。
為了訓練隊員們的敏捷性和互相配合意識,羅成擴大了特行隊營地的操場,搞了個大蹴鞠場,又以大蹴鞠場分成兩個小蹴鞠場,大蹴鞠場進行班與班之間的對抗賽;小蹴鞠場就進行5人對5人或3人對3人的比賽。
這些農家子弟雖然過去都沒玩過,但很快就被這項運動所吸引,一度玩得上隱,不是特行隊紀律嚴明的話,這幫小子一定啥亊都不做,變成職業蹴鞠隊員。
除了上述訓練外,當然每天的文化學習是少不了的,這方麵就顯得水平參差不齊了,一些原本有些底子且悟性較高並喜歡讀書的,就成了姣姣者,而多數人進步卻不十分顯著,還有不在少數的隊員覺得這比那些殘酷的體能訓練要困難得多。
本來,羅成以為虎子可能對此一定大為頭痛,且成績不佳,但亊實卻讓人大跌眼鏡﹝如果有眼鏡﹞。
虎子一下象變了個人似的,不僅學習刻苦,而且成績在全隊也是經常入前十名。羅成一時摸不著頭腦,因為之前羅成聽李貴哀歎過虎子不是學文的料。
文化學習還包括一些兵法書籍的學習,另外還請大夫教一些外傷骨折如何處理,一般頭痛腦熱,中毒等如何防治,以及一些常用中草藥的識別和用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