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奇人羅成(1 / 2)

\t 兩日後,羅成送走孫義,自己也乘龍嘯501號船﹝“5”表示五桅﹞向吳縣進發,所帶人員為水陸戰隊第一中隊,何通、虎子及另兩名特行隊隊員。

羅成準備了一些禮物,包括幾件青花瓷器、幾套書籍[新印製的《雙季稻和和水稻育秧種植法》(後麵簡稱《農書》),《算學》﹝含珠算法﹞、《物理》以及幾件水晶製品]\t

\t 《農書》是羅成在本莊種植後總結整理出來的,其中包括了曲轅犁、起秧機、插秧機等農具的製做和使用方法。此書已公開出售。對此,莊裏曾有不少人認為不妥,後經羅成解釋,大家才明白了羅成的苦心。羅成此舉主要還是基於對晉代多災害,百姓年年大批人死於饑餓;戰亂頻繁,造成令人悚然心寒的“易子而食”、大批百姓成為“兩腳羊”被充做糧草的史實的記憶,他希望借助此舉能對此有所改變。\t

在海上揚帆八日,經淞江上行抵達吳縣南。淞江水深江闊,龍嘯501號尾舵不必升高即可暢行無阻。

一路上,沿岸及江中漁船上的人們,紛紛對龍嘯501號翹首以望;至吳縣南岸時,隔岸觀望者甚眾。當羅成一行五人走下船登上碼頭時,他們的一身新奇裝束更是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羅成長發披肩,一身白色便服,腰懸龍嘯劍,手裏搖著一把鐵木製做的折扇,扇的一麵是一太極圖案,另一麵是“太極”兩個筆勢雄秀,剛柔相濟的行草大字。扇墜是奶奶留給他的琉璃。

此時的羅成,明顯比一年前高出不少,壯實了許多,看去更加成熟老練。他蕭灑俊朗中突顯陽剛的氣質;清沏睿智的朗目中透著親切;青春逼人的臉上帶著善意的微笑,令人好感倍增。

其他幾人也都一身或白或黑的便服,虎子與另兩名特行隊隊員也隻背了把太極刀和身藏一把匕首,他們擔著禮物跟在羅成和何通身後,邊走邊不為人所察的注意觀察周圍的情況。趙漢英等全部留守船上。\t

進城時,何通向守城門的武吏(郡縣兵)遞上了孫義為他們準備的“路引”。

“爾等不是晉人?”武吏見羅成一行穿著新奇,皺著眉頭問道。

何通忙湊上前從口袋裏拿出些錢塞給武吏,道:“在下等山野之人裝束,讓軍爺見笑了。我家少爺乃晉安人氏,是吳孝王府郎中令陸雲大人的外甥,此來是省親的。”\t

武吏一聽,態度馬上改變:“哎喲!原來是陸大人的親戚,冒犯之處還請見涼。請進城吧,這錢小的不能收,否則陸大人怪罪下來……”\t

“小小意思,望軍爺賞臉笑納。此亊陸大人絕不會知曉,放心。”何通忙一邊用手製止武吏欲還錢的動做,一邊說道。\t

經武吏相告,陸府應在城東南。於是他們直奔城東南,先找到一家叫“望江樓”客棧住下。

望江樓是一棟三層樓建築,集食宿一體。臨街三層皆為酒樓,酒樓後三層均為客房。羅成他們安頓下來後,已接近巳時﹝上午9至11時﹞,於是羅成他們先到酒樓用饍。\t

在幾個客人好奇的目光注視下,他們被店夥計引至二樓,安排在臨街的兩張漆案處。羅成感覺有點不大習慣跪坐了,他動作顯得有些別扭。\t

隨便點了幾道饍食,羅成三下五除二吃了個幹淨。菜的味道一般,難怪酒樓生意看去不是很好,若大個二層樓麵,除了羅成一行人外,就隻有靠東側有兩個客人和西麵三個客人。\t

羅成驚訝的發現,這些客人無一例外,人手一把折扇,三人中打開的扇麵上,其中兩把赫然是羅成給孫義那把的“盜版” !

羅成渾身感到一陣燥熱,不由拿起放在案上的折扇,“嘩”地一聲打開扇了起來。\t

本來那幾個客人就對羅成一行人十分好奇,不時投來探究的目光。羅成這一開扇,立刻又將幾人的目光吸引到了他手中的扇子上。

終於,其中一位使用“盜版” 扇,年不及弱冠,中高身材,頗為英俊的年輕文士,忍不住站起身走到羅成跟前,極為謙恭地拱手行了一禮後道:“這位兄台,恕在下冒昧,可否借扇一賞呢?”

羅成無奈,隻好將扇子遞給他,道:“無妨,請隨意。”

“扇上畫一太極圖到也別具一格,寓意深刻。不知兄台在何處買得?”年輕文士看著扇麵上的太極圖,一麵口中稱善,一麵問羅成。

“此扇為在下自製。”羅成隨口道。

“原來如此……”年輕文士點點頭恍然,當他將扇麵翻過來時,忽然高聲失態道:“太極—好字!晉——安——羅——成!”

年輕文士大驚小怪之舉,引得另幾個人紛紛圍了過來。\t

年輕文士用驚疑的目光審視著羅成,並問道:“此扇當真是兄台自製?莫非兄台便是‘奇人’羅成?”

“不才正是羅成,羅應龍。‘奇人’ 之稱不敢當。”羅成此時也隻好站起來行禮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