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向西離開東北區後,又進入北大街商貿集市,此時,北大街上的人和車,比他早上剛到時增加了許多,顯得熱鬧非凡。各種趕車的呼喝聲,商販的叫賣聲,顧客的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陶侃被這一繁華景象所吸引,不得不再次遊覽一番。
街上紙店、書店、瓷器店、刀具店、農具店等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特別令陶侃吃驚的是,農具店門口的顧客,居然排起了長龍,並有一男一女兩個莊勇在維持秩序。陶侃不由跑過去,跟在隊尾一個壯漢顧客身後和他搭訕。
“兄台,可否告知在下,為何如此多人買這家店的農具?”陶侃問。
壯漢差不多比陶侃高大半個頭,他正雙臂抱在胸前,伸長脖子察看著隊伍的前方,猛地聽見一個文謅謅的聲音自身後傳來,不由側身扭頭向後看,隻見一文土打扮的中年人正仰著頭,一臉微笑的望著自己。他不禁奇怪地低頭上下打量陶侃。
“瞧你這樣不象是種地的,你買農具做啥?”壯漢嗓門很大地不答反問。
“啊……在下是外鄉人,今遊曆至此,見此不尋常之亊,好奇之下,便向兄台請教,以求解惑。”
“嗨,讀書人真是麻煩。哎,怕你了,告訴你吧。”壯漢著往前跨了一步,緊跟上前麵的人後,接著道:“這龍嘯山莊的農具是方圓幾百裏……不對,應該是下間最好的農具,這話可不是咱的哦,這話是聽一個專門販鐵器的商人的,他見了這的農具後,他販私鐵幾十年,走遍了下,第一次見到用鋼,而且還是上好的鋼來做農具的,這樣的農具,全下獨此一家。”説到這兒,見隊伍又往前移,他趕忙跟上。陶侃也緊隨他往前走。
“那是否價格合理呢?單隻用料上乘,還不至引來如此眾多的買家吧?”陶侃追問。
“你急個啥?咱還沒完呢。”壯漢很不客氣地搶白了陶侃一下,接著:“咱見過咱鄉裏去年有人用過龍嘯山莊的農具,那真是見識了啥叫省力好使,啥叫耐磨經用。就這犁吧,咱使的犁是直轅犁,而人家是曲轅犁,沒聽過吧?這曲轅犁隻用一頭耕牛,咱的是二牛抬杠;曲轅犁身比咱用的犁短了許多,相當輕巧,人和牛都省力;曲轅犁多了個機關,能深耕也可淺耕,隨你。咱的犁就沒有;曲轅犁犁前還加了個犁鏡,能一邊犁一邊將翻起的土推到一邊不,還能將土塊翻個底朝,讓那雜草沒法再長出來,咱的犁這也沒有。到這兒,應該明白了吧?至於這價錢,按農具店掌櫃的話:一分錢一分貨。龍嘯山莊的農具比別處的農具是要貴三至五倍﹝主要看用鐵量﹞,不過,人家的農具一個頂你十個八個用啊,值!有些郡縣也有從這販過去的貨,那可完全是在當寶物賣,一般人可買不起。還有些照人家樣做的,價錢到是和這差不多,做得也似模似樣,可一用起來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亊兒,別那手藝差人家太遠,單就這鋼料就同人家完全沒得比。你該明白為啥……”
“喂!前麵的人是不是買農具的?隊已往前移了,還在那嗐扯蛋!”
壯漢正對著陶侃得起勁兒,陶侃正聽得聚精會神,猛聽見陶侃身後傳來遣責聲。原來,他倆太過投入,沒注意此刻隊伍又前移了,而陶侃身後又增加幾個排隊的人,新來排隊之人見他們隻顧話,沒跟上隊伍,於是不滿地吆喝起來,打斷了壯漢的話。
“喲!掉隊了。不了。”壯漢不再理會陶侃,追上隊伍。
“多謝兄台賜教!”陶侃先是對著壯漢一謝,也不理會壯漢回不回應,隨即轉身向身後排隊之人:“多謝哥提醒。告辭。”完離隊而去。
“這人有毛病呀?”“走了好,前麵少個人。”……
陶侃帶著越來越濃的興趣,越來越多的疑問,繼續徘徊於北大街街頭。忽然,他被街對麵一間挑出個“茶”招幌的店鋪門兩邊兩句有趣的句子吸引:
得與下同其樂
不可一日無此君
觀其字,顯然是羅莊主手筆。﹝羅成尷尬:我是不是在不知不覺中,也象後世某些大人物一樣,題字成隱了?﹞
陶侃摸了摸袖中不算太豐滿的錢襄,猶豫片刻,終於頂不住誘惑,一咬牙,穿街直奔而去。
“大爺,歡迎光臨。”二將陶侃引至一單人長方茶幾處就座。
陶侃一走進茶館時,就有一陣芬芳的香氣撲鼻;一陣韻律奇特清雅的琴聲悠然回蕩,令人精神為之一振。
他坐下後,見館內有大十來張茶幾。館中客人已占據茶幾過半,多為莊外之人,少數幾個本莊人,皆為銀白須的老者。獨坐客人悠然自得地黙默自飲,欣賞著樂曲;同坐客人則邊飲邊談,邊聽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