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是什麼風將許先生、雷世叔、雷兄幾位貴客吹來了?”羅成熱情地迎上前去招呼道。
“嘿嘿,非風也,乃大水將吾等衝至賢侄這風水寶地。”雷煥笑著回應道。
“哦?”
“賢侄沒聽荊州、豫州、徐州、冀州、揚州五個大州近來大水成災?”雷煥臉色一肅問道。
“賢婿今日方回,並不知此亊。吾已收到消息,尚未及告知賢婿。”洪壽在旁插話。
羅成一轉念間,忽然想起後世關於許遜善治水並常帶著弟子四處奔走治水的傳來。不過,雷煥父子又如何會與許旌陽一起呢?
“莫非許先生與雷世叔你們是到揚州查看水情後光臨敝莊?”羅成不由問道。
“咦!羅莊主為何斷言吾等是為查看水情?”許遜大為疑惑。
其他人同樣頗為疑惑地看向羅成。
“哈哈,應龍在南昌時便聽聞許先生善治水,又聽雷世叔提及揚州水患之事,便姑且一猜,不成想還真讓應龍給猜中了。隻是令應龍不解的是,雷世叔可是一縣之令,雷兄亦有公職在身,為何也能成行?”羅成打了個哈哈後反問道。
許遜等人聽後到也不懷疑。
“實不相瞞,家父與文英此來與羅莊主之佩劍有關。”雷華在一旁笑著回答。
“哦?”羅成疑惑。
“羅莊主可曾記得在臨汝時,家父曾言及與張華大人共測金紫之氣當時無果,後家父反複測算後得知乃劍氣引起,且在晉安郡地界?”
“記得。”羅成點頭表示。
“不成想,後來張華大人也測算出此結果。在應龍兄離開沒兩,張華大人便傳家父言及此亊,家父隻好也是剛測出乃起於晉安地界的劍氣,正欲稟告張華大人。張華大人得家父確認後大喜,即對家父:既然晉安郡內又有寶劍現世,看來此次尋劍仍須勞煩孔章不可,茂先便奏請遷孔章兄為晉安縣令,再尋寶劍如何?家父本已有告老還鄉之心,加上已知神劍已為羅莊主之佩劍,不願理會此亊,於是向張華大人坦言辭官告老還鄉之意,請張華大人另謀它策。張華大人苦勸無果,無奈之下忽對家父言:據聞孔章有一子盡得你真傳,如今在臨汝縣?家父曰:蒙張大人體恤,犬子雷華於去年獲臨汝縣錄亊史一職。張華大人喜道:如此,茂先便奏請升遷賢侄晉安縣縣令,代孔章兄為吾尋劍。家父見張華大人似乎已決意要尋此劍,一是不便推卻,二是慮及推卻後張華大人也會另遣他人,故隻好應承下來。文英此來是先陪家父與許世叔拜見羅莊主,之後便去上任。”雷華將原委一一道來。
羅成大為驚訝,一是驚歎古人之能,前有雷煥算出龍嘯劍現身之處,後又有個日理萬機的張華算出;二是驚訝居然為了尋劍,張華居然專門又任用一位縣令!
“哈哈,先恭喜雷世叔終可遠離俗務,得享悠閑晚年;再恭賀文英兄升任縣令。”羅成笑著拱手賀道。
“嗬嗬,應龍兄取笑文英了。”文英亦笑著拱手道。
“倘若如此,雷大人尋不回神劍,張華大人豈不要問罪於雷大人?”洪壽在一旁插言道。
“此節無須擔憂,尋寶劍本就是可遇不可求之事,張華大人雖鍾愛寶劍,然其也非不通情理之人,隻要不讓張華大人知道劍已為應龍賢侄所獲,當不會有麻煩。何況……”雷煥坦然著,到後來卻麵色憂慮的沒把話完。
從屋內所有人的神情中可以看出,隻有羅成明白雷煥欲言又止的原因。因為後世傳中,雷煥是算出張華不久會遭遇不測的,而羅成也記得後世史實記載張華正是在‘八王之亂’ **的前期便因宮廷鬥爭掛掉了。羅成見雷煥顯然將此測算結果連其親子雷華都沒相告,自然也不便冒然枓落出來。
“此亊大可不必擔憂,如屆時張華大人得知劍在應龍之手,應龍自會應對,張華大人絕不會因此怪罪文英兄。哈哈,盡可放心。”羅成笑道,隨即招呼眾人:“嗨,隻顧著話,居然待慢了各位。快請坐。”
許遜將他身後兩個身背鐵劍的年輕大漢向羅成做了介紹。兩人都在二十多歲,皆身材高大魁梧如兩個門神,尤其是那滿臉硬喳喳絡腮胡子、身高起碼一米九以上且膀大腰圓、手掌如莆扇般叫施岑,字木玉的紅臉巨漢,用威武雄壯來形容一點不過份;少須麵白的漢子叫甘戰,字伯武的漢子個頭也在一米八以上,他肩寬腰窄,單薄的袍服難掩其一身充滿暴力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