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尼兄,據聞先帝曾賜一謝姓妃子給當今聖上,以教授其男女房中之亊,是否確有其亊呢?”羅成問。
蔡子尼一聽,一怔之後,點點頭回答道:“此亊盡人皆知。”
“當今太子正是這位謝妃之子?”
“然也。”蔡子尼再次點點頭明確道。
眾人一臉狐疑地瞪著羅成。
“當今太子實乃先帝與這位謝姓妃子之子,也就是太子應是當今聖上的兄弟,此事是否可能?”羅成又問。
蔡子尼幾人頓時驚得渾身一抖,目瞪口呆!不約而同驚異地看著羅成那張若無其亊的臉。
半晌才回過神的蔡子尼,立刻驚恐地扭頭四下察看,顯然是怕隔牆有耳。
“應……應龍老弟從何聽得此傳言?為何吾等從未聽……聽聞過?”被刺激得有些透不過氣來的蔡子尼語不成聲的聲問羅成。
羅成見眾人如此大驚失色,心道:莫非此事還真屬後世人撲風捉影的胡編亂造?
“此亊乃應龍在郯縣時偶從一遊客口中聽聞。”
蔡氏父子不由諤然地對望一眼,父子倆都閃過同一個疑問:有關當今聖上的身世傳聞,身居京師的吾等竟沒聽到一點風聲,他卻能在外地從遊客口中聽聞!這也太荒謬了吧?
“咦!細思之,此事大有可信之處哦。試想,當今聖上不慧乃千真萬確之事,豈會生出一個神童來呢?”同樣大感刺激的李信則興奮地整出一個依據來。
蔡氏父子及趙忠愕然,其神態顯然是對李信此言極不以為然。
羅成哭笑不得,他明白李信這子純屬那種“看熱鬧不怕亊大”之流,故意牽強附會拋出一個貌似有理的根據來,顯然是想將此話題引向深入。
“士城兄此言差矣,如以此為據必下大亂也!”羅成也故做認真地反駁道。
“為何?”不知李信是真不知還是裝糊塗。
“如以此為據,當今聖上豈不是不可能是聰慧過人的先帝之子?更不可能是智深似海的司馬懿之重孫?如此一來豈不是要下大亂?”
眾人微笑地看著李信,李信尷尬地一笑算是向眾致歉。
“不過,有兩件事卻令應龍十分生疑。否則,應龍也不會道聽途便言及此亊。”羅成依然一夲正經道。
“是哪兩件亊呢?”李信忙問。
眾人也都興味盎然等待羅成的下文。
“一是先帝子女眾多,為何一定要傳位於如此不慧的當今聖上?據聞傳位前便有眾多朝中重臣勸阻並力諫改立太子,然先帝卻毫無所動,依然一意孤行。以先帝如此頭腦正常之人,為何對司馬家江山如此輕率地傳給一個與木偶無異的兒子手上呢?應龍以為其大有可能真正想將司馬家下交給的不是當今聖上,而是當今太子!當今聖上不過是其借用的一條傳位通道而已。那麼,先帝為何要處心積慮地傳位給當今太子呢?應龍以為僅以當今太子幼時便聰明伶俐很難令人信服,如此一來,最大的可能性便不言而喻了!”羅成到這意味深長地看了眾人一眼。
從眾人的表情上來看,司馬炎傳位司馬衷主要是因其子司馬遹聰慧過人的法,他們之前似乎或多或少地聽聞過。
“雖太子自幼聰慧過人而倍受先帝寵愛不足以成為先帝執意傳位給當今聖上的理由,然,一是此種可能性依然存在;二是似乎以此斷定太子乃先帝之子而非其孫也不足以令人信服呀?”蔡道明表示。
“太子幼時是否乃神童正是應龍所疑之第二件亊。關於太子幼時聰明伶俐所廣傳下的故亊,訖今為止似乎也就是兩件亊:一是太子五歲時,傍晚皇宮失火,先帝登樓瞭望,跟其在一起的太子拽先帝衣裾來到暗處。先帝不解,問何以如此,太子答曰:‘暮色倉猝,宜備非常,不宜令照見人君也。’還有一次, 太子跟著先帝巡視豬圈時對先帝:‘這些豬很肥,可是為什麼不殺掉來犒勞將士大臣,而讓它們在這裏浪費糧食?’ 於是先帝將兩件亊廣傳下,並大讚太子有先祖司馬懿之風,稱太子將來必興旺司馬家!除此之外,時至今日各位可曾聽過太子其它驚人之言呢?”
眾人皆搖頭並現出一付若有所思的表情。
“羅莊主之意是太子幼時聰慧之亊極有可能乃先帝刻意假傳?”蔡道明驚訝地問。
“應龍認為大有可能!其一,先不論這兩件亊是否子虛烏有,因為訖今為止無任何人為這兩件亊佐證,純是先帝一人之言。即便正如先帝所言,幼的太子白黑夜、上屋頂巡豬圈皆隨其左右,且過類似話題,然,當時太子所言果如先帝傳出來的那般傳神嗎?或者太子當時在屋頂隻是怕黑恐高而拽先帝衣裾央其快些離開屋頂;見了大肥豬僅是隨口一句童言殺了吃肉而已,並無什麼勞什子將士大臣、浪費糧食之類呢?其二、此兩件事後,至先帝駕崩的八、九年時間裏及先帝駕崩以後、神童為何再無其它亊跡傳出了呢?相反,傳出的卻是暗藏鋼針於太子舍人座墊、學屠夫賣肉之類荒唐之舉及奢侈浪費,心胸狹隘等評語呢?是先帝駕崩後,皇後賈南風因妒而令人縱容其使然?且不論太子許多玩劣荒唐之舉在先帝駕崩前已有之,隻論先帝駕崩其被立為太子時已是十三、四歲的少年這一點,就大有訛傳之嫌!所謂三歲看老,五歲時聰明才智已遠勝普通成人的少年怎會性情大變至判若兩人?如果其為暫時隱忍以免遭皇後陷害而故意放蕩不羈,掩人耳目,那為何又要為了娶一個女子之亊而與皇後之外甥散騎常侍賈謐爭風吃醋,鬥不過之後又終日忿忿不平呢?由此可見,太子乃神童之傳十分令人懷疑!那麼,太子幼時並非聰明絕頂,而先帝卻煞費苦心地如此為太子廣傳美名,並欲將皇位隔山打牛般地傳給他,這還能以一般爺孫之情度之嗎?”羅成毫無顧忌地將後世了解的一些傳聞及來到這裏後所掌握的一些情況一古腦兒地端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