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漸起,天空也一點點放晴,晚秋的季節裏,難得又見到了大太陽。
薄錦書抱著一摞課本穿過操場,走的急了,額頭上已有微微的汗意。
“薄老師,我來幫你拿。”
二年紀教體育的武老師從一邊跑過來,要接她手裏的書本,薄錦書推辭不掉,隻得將手裏的書本一並交給他。
“今天天氣很好,正好可以多曬一會太陽。”武老師抬眼看看天,笑眯眯地說。
薄錦書看他走的不急不緩,似乎是有話要說,所以輕輕應了聲“是”,便跟著他的步調放緩了腳步,垂下眼,正好看到他毛衣的胳膊肘那裏已經磨脫了線,露出裏麵白襯衣的一截袖管來,也許是因為沒有衣服換,所以盡管狼狽卻還在勉強穿著。
武紀文年紀雖不大,為人卻很熱情,在學校裏人緣極好,平時誰家遇上了難事他總會出手相助,卻沒想到自己的日子過的這樣艱難。
薄錦書看看自己腳下那雙新買的皮鞋,不由暗暗紅了臉。
“薄老師,是這樣的,我其實是有事請你幫忙。”
武老師停了停腳步,似乎在斟酌怎樣開口:“我們在渡口倉庫那邊有一間夜校,嗯,不大,也就是教那些苦力們認認字,學一點寫話和計算,學生裏有大人也有孩子,每星期一、三、五的晚上八點到十點,一個小時的語文一個小時的數學。”
他頓了頓:“這星期我們教語文的老師回鄉下了,找不到人帶課,所以我想薄老師能不能幫忙頂一下。”
看到薄錦書聽的認真,他微微紅了臉,喃喃說道:“隻是我們夜校不收費,所以也……沒有代課費拿的。”
薄錦書凝神聽著,雖然還不知道他嘴裏說的“我們”是誰,心裏卻有了向往的念頭。
洋人約翰曾在教堂裏賒藥,那些大戶人家也會在年節裏放粥祈福,就連這間小學也是半救助性質的。
可是,還是會有人貧病交加,餓死在隨便哪個晴天雨天或是台風天氣裏。
還是有人拚盡了全力,依然連一天的口糧都掙不到手裏。
從小到大,再沒人能比她更知道這世道有多麼艱難,不過即使這樣,她也覺得這世道不應該永遠這樣。
……
西楓渡沈府。
為了方便值守的人員換班,入秋後晚飯都比之前開的早些,今天後廚做的是豬排麵,北方來的那承業吃的過癮,早早的哼著京戲從後麵溜達到前院來,心中讚歎這沈府就是比之前的東家治家有方,對下人體恤不說,行事也有規章,雖然滿院子沒個女眷,可是裏裏外外具是齊整,難怪能把生意做的那麼大。
正感歎間,忽見大門外停下一輛洋車,先是下來兩個老媽子前前後後的張落,過一會兒便有丫頭扶著位年青太太從車上下來。
才十一月的天氣,將冷未冷,那位年青婦人卻已經穿上了西式的長呢子大衣,走一步,大衣底下漏出一截老式的黑色長裙,風一吹,裙擺上精美的金絲繡花熠熠發光。
這位年青太太樣貌出色,單看耳朵上兩隻翠綠翠綠的玉墜子便稱得上富貴逼人了,所以即使是這一身半新式半舊式的打扮也不覺得過時,反而有種奇特的風情在裏邊,讓人不能小覷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