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王元擺了擺手,道:“本官奉皇上旨意救助災民,怎能懈怠?梁大人,我們現在就去看看災民安置。”
出京之前,皇帝淩奕玄當著眾朝臣的麵下了聖旨,如若賑災沒有圓滿完成,他戶部尚書這頂烏紗帽就別想要了。
他爬了大半輩子才坐上戶部尚書的位置,下麵不知道多少人虎視眈眈。
此次因為賑災麵聖上對他有諸多不滿,那些人心思活躍起來了。
現在他每一步都走的如履薄冰。
梁仲才略微側身給王元讓路,兩刻鍾後,眾人來到蘇安城城外。
一眼望去,人頭攢動,災民們穿著灰撲撲的破舊麻衣,蓬頭垢麵雙目無神,或垂頭坐在地上,或互相依偎茫然無措,更有許多隨意躺在地上,露出髒兮兮滿是泥垢的腳趾。
王元眉頭微蹙,心沉了沉,這麼多災民該如何是好?任他為官多年,也沒有親自處理過賑災事宜,可皇命在身,他不得不做。
那麼如此情景,又該如何做?
這時,人群一陣躁動,災民們紛紛起身朝著一個方向湧去,從王元的角度,看到幾個小姑娘忙碌的背影。
“梁大人,那裏是?”
梁仲才連忙道:“回大人,那位是蘇安城蘇府的大小姐,請願捐獻銀兩設立粥棚,旁邊大一些的是下官募集資金設立的。”
王元讚許的點了點頭,倒沒有說梁仲才私自開倉賑災得罪過。
出京之前皇上給他特權,事急從權,梁仲才此舉可恕其無罪。
倒是那個小姑娘,雖看不清楚臉,單單忙碌的背影就讓他十分滿意。
此時蘇宛芷正在組織秩序,並沒有注意到背後注視的目光,更沒想到自己的原本平淡無波計劃中,會出現意外的驚喜。
待將情況了解的差不多,王元輕輕撩起紫色官服的衣擺,鑽進來時的馬車中。
蘇安城府衙,議事廳中,王元道明此次朝廷撥款,十萬兩白銀。
梁仲才頓時欲哭無淚,這麼點錢,對賑濟如此龐大數量的災民,以及災後重建工作,不過是杯水車薪。
他心裏最後的希望沒有了,哭喪著臉居於下首默不作聲。
王元深知此次任務艱巨,需地方官員配合,神色緩了緩:“想必各位大人都知道,淩北國連年戰亂,國庫空虛,此次內憂外患災民眾多,需要大家集思廣益共渡難關,否則聖上那兒我們誰都不好交代。”
話是這麼說,可眾人一籌莫展束手無策。
數萬災民無家可歸,無糧可種無飯可吃,實數大問題。
遠在百裏之外的蘇家村,卻已然步入了正規。
人們住在簡易的帳篷裏,雖然衣衫破舊布滿窟窿,但他們臉上已經沒有了最初的絕望與迷茫。
各家各戶全家出動,無論老人小孩,皆背著工具在田地裏辛勤勞作。
這一季糧食沒了,下一季更不能耽擱,否則整個下半年都沒有收成,才是最可怕的。
不管怎樣,現在依靠原來儲存起來的糧食,再上山挖一些野菜,省著點吃,差不多能堅持到下一季收獲。
而這一切,都要感謝蘇宛芷,感謝她回到蘇家都沒有忘記共同受難的村民,讓他們在能夠在這樣的年景裏,播撒希望的種子。
村長蘇有德蒼老的容顏難得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的帳篷前麵,附近十裏八村的村民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一張張黝黑的臉上掛著笑,悄聲議論:“蘇家村這些糧種到底哪兒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