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最終以蘇婉若肉疼的摘下玉蘭簪告終。
一直到詩會結束,蘇婉若都沉浸在心愛的簪子被迫被捐出去的心痛中。
故而在馬車上,她完全沒心思搭理蘇宛芷,倒令蘇宛芷耳朵清淨了一路,心情舒暢的她眼前的世界都是美好的。
回到蘇府自己的小院兒,蘇宛芷高喊著:“映雪,收拾收拾明兒隨小姐我出去一趟。”
“是,小姐。”映雪福身答了一句。
說話間,蘇宛芷哼著不知名的調調進了房間關了房門。
一院兒的丫鬟都能明顯感覺出來今日小姐心情很好。
能不好嗎?敵人開心我就不開心,敵人不開心我就開心,所以呢,還是選擇後者的好。
暫且不管蘇婉若回來以後如何哭訴,也不想她會再出什麼陰招,蘇宛芷晚上睡得無比的踏實無比的香甜。
次日,她和孟氏說了聲有事,需要出去一趟,孟氏沒多詢問,就同意了。
這個時候聖旨的作用顯而易見,如果是以前,孟氏定要詢問外加語重心長的教導。
至於現在?孫女自己有自己的主意,看看,她不多管就得到皇上的嘉獎,那可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榮耀。
蘇宛芷就是她的驕傲,她無數次的慶幸自己命人把這個孫女接了回來,起初算計成分居多,漸漸的相處下來,反而多了真感情。
再說蘇宛芷,坐上馬車直奔城外,一路向北。
蘇安城城外,和最初的災民遍地淩亂不堪已有許多不同,朝廷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再加上梁仲才活學活用,銀兩足以支撐度過這次困難。
就連災後極易爆發的瘟疫都得到了有效的預防。
而蘇宛芷以瘦弱的身軀,在這群在民眾贏得了不小的呼聲。
隻是今天馬車沒有像往日一樣停在城外,而是一路北行。
走在這條熟悉又陌生的路上,望著道路兩旁幹涸的土地,蘇宛芷不禁感慨。
同一條路,卻是不同的心情。
兩個時辰後,馬車進了一座不大不小的村莊,錯落有致的帳篷不似路上的荒涼,多了些煙火氣息。
那綠油油已經發芽的莊稼,背著鋤頭忙碌的農人,還有路邊玩耍或是挖野菜的孩童,處處散發著生機勃勃的活力。
馬車停在的村子旁邊,蘇宛芷從裏麵走了出來,一起下來的還有映雪四個小丫鬟。
不多時,一個孩童歪著腦袋盯著蘇宛芷看了一會兒,撒丫子就跑。
映雪不解的喊:“哎,你跑什麼啊。”
她轉頭看了看蘇宛芷:“小姐,我們沒這麼嚇人吧!”
誰知她話音剛落,就聽到小孩子歡呼的聲音:“爹,娘,村長爺爺,蘇姑娘回來啦!”
稚嫩孩童的聲音,在這個小小的村落裏掀起了軒然大波,刹那間,那忙碌的漢子,滿大街追著調皮孩子打的女人,從四麵八方跑了過來。
這場麵,比城外那些災民的歡呼聲更甚,映雪幾個丫鬟呆若木雞,直到蘇宛芷被村民們簇擁著走遠了才回過神兒來,忙小跑幾步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