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特殊事務組。
組討論會。
有關金茂大廈的分析數據擺在各個人麵前。
組長負責事情定性。
“超品大宗師。”
咕咚一聲,有人看了眼角就是一抖,喉嚨一聲響,吞咽下一口口水。。
這是超品大宗師,可不是蘿卜白菜。
盡管靈氣複蘇時間不長,然而短短十年內,學術界就興起了武道修行研究熱,其中有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武道修行分級製度。
這也是各個領域的考核標準。
實際上,目前學術界對修行分級有了統一看法——九品分級製度。
其分級的源頭,來源於學術界著名的馬太效應。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新約·馬太福音》。
馬太效應主要意思:兩極分化,強者恒強。
在學術界,馬太效應有諸多表現,比如越是領域大牛,其所能得到的資源越大,相應的產出成績就越高,而且圍繞著科研精英,旗下的團隊會越強。相反,初步踏入科研界的講師卻連基本的申請項目都會遇到諸多關卡。
當時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默頓學派的學者就提出了馬太效應的定量規律:學者的地位和其產出成n的次方關係。
也就是,第9檔次的學者和第1檔次的學者相比,其產出前者是後者的81倍,越是高檔次,其相差就越明顯。
而馬太效應引入武道修行界後,類似地,種花家學者提出相應的定量規律:武道修行者和其實力成n的n次方關係。
這也就是武道修行九品分級製度的由來。
在分級中,五品以上稱為超品,七品及七品以上稱之為超品大宗師。
資料裏是七品大宗師,其數值就是7的7次方=854,1個單位就是一品武者的實力。
而以趙組長做對比,組長是四品宗師,其數值=56。
七品大宗師和四品宗師,兩者相差何止三千倍,一位超品大宗師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本來能入品就難上加難,更何況超品大宗師。
組長提議:“對待這件事我們得慎之又慎。”
首先得調查情況。
七品大宗師要上報國家留存備案的,做組長的,混到這個級別,總不能跑到京城咋乎乎地吼,呀,我們魔都出現了一位七品大宗師啊,趕緊過來迎接。
那隻會被上麵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現。
但是調查
超品大宗師如此重要,國家對其給予的待遇可想而知,每年有七位數的固定補貼,坐飛機升艙,坐高鐵自動分配一等座,三代以內血親免費醫療,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等強勢行業如煙草局、海關等優先考慮,擺在明麵的待遇就有這麼多,這還隻是冰山一角。
然後人家也沒個表示的,擺明了不想出現在台麵上。
萬一私自調查觸怒了超品大宗師呢?!
特殊事務調查組各組員麵麵相覷,人家超品大宗師來去如風,他們幾個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啊。
咳咳趙組長幹咳了幾聲:“這樣的,我們先從安民花園7棟15室開始調查。”
此時資料已經擺在幾名組員麵前,助理讀檔案:
“陳平,199年8月18日生,年齡6,身高184,民族漢,慧根零……”
特殊事務組直接調用了陳平的人事檔案,將陳平祖宗十八代都給摸了十八遍。
有心人特意在慧根零上畫了個圈圈。
他們當然不相信零慧根能成為超品大宗師。
……
花園7棟15室。
陳平醒來,翻看網上評論,發現自己賺大了。
劍氣五百米,那是什麼概念。
這個世界多的是民武,受他們科普影響,陳平也知道劍芒、劍氣兩者之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