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鼓琴大家(1 / 2)

卻說,門童走後,正待吩咐下去,令人準備些酒菜,卻不想迎麵撞上一人。

平日裏招待貴客,蔡邕都是交代管家胡振安排。可是今日恰巧胡振不在,也不知是不是蔡邕一時興起,竟然臨時讓門童去安排。

隻是門童自問隻幹過把門、掃地這等俗事,何時曾幹過這等重要的事?

因此心中有些惶恐,走路也是心不在焉。此時見有人撞到自己,心中不爽的門童正待嘮叨兩句,卻不想對方已經先開口了。

“六子,你幹嘛呢,急急忙忙的,走路也不看著點!”此人赫然便是蔡家小姐,如花似玉又刁蠻任性的蔡琰。

見是自家小姐,門童哪裏還顧得上抱怨,當下慌忙施禮賠罪道:“小的有眼無珠,衝撞了小姐,還望小姐大人有大量,原諒小的!”

“好了!好了!我原諒你便是!”被撞了一下,在蔡琰眼裏本來也不是什麼大事,她也不過是隨口一說。如今見門童賠禮道歉,蔡琰反而不好意思起來,“我且問你,我觀你神色躊躇,麵有難色,這卻是為何?”

門童見蔡琰沒有介意,本來心中就頗為高興,如今見蔡琰出聲相問,腦中突一般想出個主意,“小姐,今日府中來了兩個貴客。隻因胡管家回鄉省親,老爺便吩咐小的吩咐下去,準備些酒菜。可是我一個門童,哪裏知道準備何物?還望小姐發發善心,幫幫小的!”

“哦,不知府中來了何人?”一聽蔡邕招待客人,閑來無事的蔡琰頓時來了興趣。

本來被悶在家中就頗為苦楚,如今來了客人,愛湊熱鬧的蔡琰自然要去湊湊熱鬧。

“來了兩人,其中一人是王匡大人,另一人小的並不識得。”門童老老實實的回答著。

“哦?此人是第一次來?”王匡,蔡琰不但認得,更不是一般的熟,當初蔡邕被流放之前,王匡不少望蔡家跑。隻是另一個是誰呢?

來府中拜訪蔡邕的人,全部走的正門。門童雖然年少,但是記憶力上佳,無論多少人,隻要來過府中,門童便能記得。如今聽聞門童說不認識,蔡琰更是好奇心大勝。

“應該是的。一個白麵書生,應是不足而立之年,不過依小的觀測,老爺似乎很是看重此人。”門童思索了片刻,搖搖頭說道。

“哦,那本小姐倒要看看,何人有那麼大的能耐,讓爹爹也是如此看重。”蔡琰說著,便轉身朝書房而去,完全不顧後麵一直喊著讓她等等的門童。

看著轉眼間便消失在自己麵前的蔡琰,門童鬱悶的跺了跺腳,“小姐還沒有告訴我準備些什麼東西,這卻如何是好?”

蔡琰一路小跑,等快到了書房前,便換做躡手躡腳的輕步走了窗台前,雙手把著窗台偷偷的往屋內觀望。

屋內的孟昉與王匡背對著窗戶,正樂嗬嗬的與蔡邕聊著。

“這聲音怎麼這般耳熟。”疑惑之下,蔡琰又伸了伸腦袋,往裏望了望。“是他!”

蔡琰頓時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雖然隻見過區區兩次,但是孟昉無疑給蔡琰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這次偷偷外出踏青,回來之後,也不知為何孟昉的身影一直在蔡琰腦中揮散不去,如今,再次見到孟昉,讓蔡琰有些喜出望外,當場愣在那裏,呆呆的望著孟昉。

“琰兒,躲在哪裏鬼鬼祟祟的幹什麼!”蔡琰雖然驚歎的聲音很小,但是麵對著正對著她的蔡邕,無疑很容易便暴露她的行蹤。

見被蔡邕發現了藏身之所,蔡琰隻得紅著臉,硬著頭皮,慢悠悠走了進來,“爹爹!”

此才與蔡邕一直聊的孟昉與王匡被蔡邕一聲喝,驚的滿臉詫異。順著蔡邕的目光,二人呆呆的望向門外,正望見撅著紅唇,扭扭捏捏進來的蔡琰。

蔡邕?妍兒?琰兒?蔡琰!看到蔡琰,孟昉瞬間想明白了這個問題。當初蔡琰告訴自己她喚作琰兒,孟昉一直錯念成了妍兒,此時此景,孟昉如何還猜不出此女的身份?

原來,那個名動一時,悲情一世的蔡文姬,竟是這般一個美人兒!

蔡琰,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圉人,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南珂一孟為讓大家聽著耳熟,仍采用文姬做字,此處不以史實為準)。

此時的蔡琰,還是一個豆蔻年華的少女,那無憂無慮的表情,讓孟昉怎麼也不會與曆史上那個身世悲慘,創作出流傳千古的《胡笳十八拍》、《悲憤詩》蔡文姬聯係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