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天下一局棋 第二百七十一章 誰勾勒(1 / 2)

竺寧和顏緋塵站在竹屋之中,心中感歎無以言表。

這竹屋的正中央,放著的是一座水晶棺,棺內躺著兩個已經睡過去的人,緊緊交纏的發絲讓竺寧明白,這兩人,估計就是傳聞中的永安將軍和康裕王了。

史書中,韶家的記載中,永安將軍的手劄中記錄地再詳細,也沒有親眼看到來得震撼。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若能如此,又何嚐不是一種幸福呢?”

竺寧喃喃而出這麼一句話,顏緋塵在旁邊十分讚同地點了點頭:“無憂,若是有朝一日我們死了的話,也要如此才好。”

在天域大陸一直有一個傳說,據說同棺而眠的夫妻,在過奈何橋的時候會是一起,即便是喝了孟婆湯,來生也一定會再遇。

顏緋塵早就想好了等他們大限將至的時候,定是要同棺而眠才行。雖然不知這是真是假,但是至少,能夠有個念想。

誰人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

他不忍心讓竺寧活在世間承受相思之苦,也不忍讓她獨自立在奈何橋上等他。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同時死,同時過黃泉。

永安將軍的故事他是聽竺寧講過的,他不知道那樣一個女子是怎樣守著那遙不可及的希望尋遍天下的,但是他知道,他絕對做不到如她那般忍受了十年才去找心愛之人的。

若是他,怕是早在第一年便承受不住失去心愛之人的悲傷,不是傷人,便是傷己了吧。

竺寧早就知道了顏緋塵的打算,也明白他的心意,這個時候自然不會拒絕,而是點了點頭,應了下來。

她也不是永安將軍啊,曾經在韶家覆滅的時候能夠活下來,還能夠冷靜地麵對一切,靠的,也不過是那心中滔天的恨意,和隻剩自己一人的孤注一擲。

如今,在有了心上人,有了孩子,有了親人之後,若是讓她再經曆那樣的生活,說不定她也會直接放棄了。

有些東西,不怕得不到,就怕得到之後再失去。

“君歡,你說,永安將軍和康裕王,來生真的能夠再遇嗎?”

“無論能否相遇,但是那一生,遇到了這樣一個人,也是足夠了吧。”

或許最初的時候,永安軍的所有人都覺得康裕王能夠醒過來,永安將軍也不會放棄這個因她才有名號的軍隊,可是卻沒想到,到了最後,一直守著的,隻剩下了岐陵上的永安軍,隻剩那滿天飛沙,聲聲駝鈴。

永安軍的人從來都是尊重永安將軍的,即便她最後放棄了他們,可是那樣一座無論是誰都不能拆掉的中軍大帳,卻是足以讓人們明白永安軍對這個名為聶音落的女子的敬重和思念,還有最後那深深的祝福。

世間最苦不過亂世,亂世之中,最苦也不過百姓和兵士。多少人漂泊在這亂世之中無處安放,多少人不知為何而死無人知曉,永安將軍一生最大的功績,便是護住了數以萬計的百姓,保下了天域大陸百年的和平安定。

所以,即便後世有過很多關於永安將軍各種各樣的傳言,但是卻也無人真的說永安將軍不好。

哪怕,她所在的時代,不應該出現女子為將的事情,哪怕她一生未嫁最後更是飄然遠去無人知其所蹤。

但是,她卻是這麼多年來後世所有女子最為敬佩的人。

除了曾經東梁那唯一一位女相,便是永安將軍能夠以才華、本事流芳千古,即便是男子,也不得不讚歎,不得不研究她所留下來的每一場戰役中的戰術。

而康裕王,這個一生的光華都被永安將軍掩蓋的人,卻是他們韶家人最為讚歎的。

康裕王的本事從來不小,僅憑當初的碧落宮便可見一斑。但是為了永安將軍,他掩蓋了自己一切的光芒,隻想陪在她身邊,深情如斯。

韶家第一代家主韶駱霖曾說,他在永安將軍身上學到了何為大義,何為家國,但是在康裕王身上,卻是學到了何為自己。

每個人活這一生,總不能永遠都是為了別人。

也正是因為如此,韶駱霖才一筆一筆寫下了韶家人的家規,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每個人要選擇好自己的人生,不能永遠迎合別人而走。

隻是可惜,當韶家傳承千年之後,這句話也逐漸被韶家人已成枷鎖的思想給忘在了後麵,到底,還是不可能真正選擇自己的人生了。

“君歡,我們給兩位前輩拜一拜吧。”

顏緋塵看著她眼中明明滅滅的光華,點頭隨著她的動作跪了下來。

連著三個響頭,一願前輩魂魄安寧,來生平安;二願韶家擺脫所謂的宿命,得享真正的自由;三願天下早日太平,男女皆可平等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