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澈以為自己會睡得很不安穩, 畢竟家裏兩尊大佛在那擺著。是的, 繼國師大人借口和道長論道於是留宿後, 姬明瑜這位九皇子殿下也笑眯眯的留了下來。就算目前他們都對自己家很友好, 但原澈覺得自己應該擔心一下, 沒想到一覺睡到天亮, 感覺十分舒暢。
位高權重的國師大人在他家留宿, 這消息傳出去,他家肯定會受到來自各方勢力的關注,而且今上年逾五十, 至今尚未立太子,皇後膝下隻有一個哥兒,皇子們都有機會, 幾個有野心的皇子明麵上一直不敢有大動作, 私底下卻明爭暗鬥。
今上是個難得的明君,不然熙朝不會如此繁華, 不過每次皇位更替, 總會伴隨著殘忍的鬥爭, 畢竟那個至高位置, 誘惑太大, 隻要有機會的, 總想爭上一爭。
今上共有十三子,十個爺兒三個哥兒,眾位皇子年紀相差不大, 均已長成, 以大皇子為首,三皇子六皇子為隨是一波勢力,以四皇子為首,八皇子為隨是一波勢力,七皇子十皇子是另一方勢力,但其態度不明,看似並未參與皇位鬥爭,是以如今大皇子和四皇子摩擦更大。
而遺漏的二皇子和九皇子,他們是同父爹的親兄弟,二皇子本是個十分有才能的皇子,且深得皇帝寵愛,甚至聽說皇帝早有將他培養成儲君的打算,不過二皇子對軍事十分感興趣,十幾年前不顧今上反對執意要去邊塞,今上無可奈何,隻能吩咐心腹軍官不能給他特殊待遇,並且不能暴露身份,讓其從小兵做起。以期他吃不了苦自己回來。
不過二皇子硬是熬了下來,邊塞那時一直不太平,跟外族一直摩擦不斷,幾年時間其就立了大大小小的軍功,甚至當上了將軍。後來,在一次大規模的外族入侵中,二皇子遭到背叛,被裏應外合埋伏,援軍不及,最終隕落在戰場。
帝聽聞後怒極吐血,不計後果將外族殲殺,外族人被憤怒的熙朝人絞殺追擊不得不離開部落,後為平息熙朝皇帝的怒火將直接凶手交了出去,以求苟延殘喘。
今上將直接或間接害死二皇子的人統統殺了後才罷手,但自那以後,今上的身體就開始不太好,慢慢開始虛弱,不過今上積威已久,再加上有國師大人壓著,有心思的皇子們隻能偷偷摸摸的小動作不斷。
而九皇子,他本來有嫡親二皇兄護著,一直無憂無慮的,在他心裏,無所不能的二皇兄才是最適合接任皇父位置的人,所以他對皇位一直沒有想法。
可自從八年前二皇兄逝世,再沒人為他遮風擋雨,九皇子隻能被迫迅速成長,皇爹早逝,二皇兄也早逝,皇父當年一心為二皇兄報仇,無暇顧及他,九皇子當年也才十四歲,從一朝天之驕子到無人問津,還要麵對皇兄們的奚落,皇仆皇侍的踩低捧高,幸好性命無憂。
可近兩年,大皇子和四皇子的鬥爭愈發激烈,最終戰火還是蔓延到了一直低調的九皇子身上,九皇子雖無心皇位,但二皇子在軍中積威甚重,部分餘部對其仍忠心耿耿,曾經二皇子的部下,現在大多坐到不能輕易得罪的實權位置,二皇子雖已不在,但還有個嫡親弟弟九皇子在,曾經受過二皇子恩惠的,基本或明或暗的站在九皇子那邊,所以,九皇子一個人的勢力,也是不容小覷。
大皇子和四皇子他們似乎也想到這個問題,所以才有了源源不斷的暗殺,盡管不知是誰下的手,但如今,誰都意識到九皇子是個威脅。
至於拉攏,當年二皇子意外逝世,他們幾個皇子一時忘形,彈冠相慶,碰巧被九皇子撞見,他們本來還以為會被告狀,沒想到他有自知之明,知道現在沒人能護著他了,一直忍氣吞聲。
如今的九皇子已經不是當年任由他們揉搓捏扁的人了,當年沒想到咱草除根,隻能現在來做了。
朝廷上的事原澈不是很了解,他隻知道個大方向,具體九皇子遭遇過什麼,他也不知道,他隻擔心,如今他和九皇子相識,以朋友相稱,腦袋上會不會被蓋上九皇子方的印戳?
他隻是一介小小商賈,可不想介入皇權的鬥爭。不過如果其他人知道自己跟國師大人交好,安全應該有保障吧?
原澈摸摸下巴,心思又轉到國師跟道長上麵,看他們的樣子,分明是相識的,不過白發蒼蒼的道長和二十多歲的國師大人是怎麼產生交集的?如果不是他們年紀相差太大,原澈十分懷疑他們有一腿,具體看國師大人對道長跟其他任何人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