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四喜歡喜點頭,跟在車旁,一手還跟宋氏的手緊緊牽著,邊走邊跟宋氏道:“嘎婆,我們姐妹幾個都商量好了,大通鋪也收拾好了,這趟你必須留下多住幾。”
宋氏正要張口,陶四喜又霸道的補充了句:“必須多住幾,不接受任何理由的反駁,我爹和繼母他們也是這個意思。”
宋氏哭笑不得,心中卻是歡喜,隻得道:“到時候再吧……”
陶四喜道:“就這麼定了,走,進村。”
一行人到了院子門口,陶四喜扯開嗓子朝院子裏喊:“大姐,二姐,嘎公嘎婆到了!”
聲音剛落,陶大蘭一馬當先跑出了院子,身後呼啦啦跟著陶二雲範氏餘氏顧氏她們一群婦人。
大家夥兒全部迎到了院子門口,這熱情的,雙方各種寒暄,客氣,最後陶二雲和付慧琴她們幫著茂奎老漢拎東西進院子。
顧南星跟楊大毛熟,幫他把獨輪車推進了院子裏找個地方停下來,範氏,餘氏,顧氏幾個年長一些的婦人則簇擁在宋氏跟前。
範氏親自過來扶宋氏下車。
“嬸子,今日您能親自過來,我們,還有孩子們不曉得多樂嗬,我扶您進門。”
看到範氏這低眉順眼的樣子,處處和和氣氣的,宋氏雖然心情略有複雜,但還是很識大體的將手遞給了範氏。
範氏很是欣喜,趕緊雙手扶住宋氏下了車,往院子裏走。
陶四喜便順勢挽住了顧氏的手臂跟在後麵,大家夥兒眾心捧月般簇擁著宋氏進了院子。
這是十幾年來,宋氏第一回踏足塘村。
老婦人清楚的記得最後一次來塘村還是十幾年前大蘭周歲。
那時候到的是老陶家老宅,並不是眼前這座院。
處處都要看陶家老太太馬氏的臉色,閨女做不得主,自己這個娘也不自在,所以草草給大外孫女大蘭做了個周歲禮就匆忙回了楊村。
自此再沒來過,後來閨女生四丫頭難產而亡,自己悲痛欲絕病倒了,就更沒有來。
再後來,女婿續弦,範氏進門,對於沒有閨女的塘村和老陶家,宋氏壓根就不敢想不敢看,想起就難過。
她做夢都沒想過有生之年竟然還能再次來塘村走動,還能如此的被尊重,被稀罕。
院子裏,菜畦工整,菜打理的好,衣裳晾曬的也妥帖。
屋簷下,一串串幹紅辣椒,蒜頭,生薑,玉米棒子,處處顯露出這個人家的勤勞。
“嬸子,當心腳下。”
範氏一句溫柔提醒,宋氏回過神來,抬腳步入了堂屋。
堂屋雖然不大,跟楊村的堂屋差不多,後麵還隔了半截用作灶房,以至於堂屋裏隻能擺下一張八仙桌。
但堂屋卻收拾得幹淨,桌上擺了茶壺和茶碗,碟子裏放著瓜子,花生,蠶豆,以及鬆軟的點心。
“這家裏收拾得可真妥協啊,不錯不錯,會過日子。”宋氏忍不住誇讚起來。
突然有種當年到了親閨女屋裏的熟悉感覺。
範氏笑了,“這些都是四丫頭收拾的,這孩子慣會打理內務。”
聽到這話,宋氏愣了下,原來是四丫頭的手筆,怪不得呢,有她生母秀兒當年的風範啊!
“可是嶽父嶽母到了?”東屋裏,傳來陶旺生焦急的詢問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