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活躍在索馬裏海域的海盜主要有四大團夥:
一夥叫“邦特蘭衛隊”(PuntlandGroup),他們是索馬裏海域最早從事有組織海盜活動的團夥;
一夥叫“國家海岸誌願護衛者”(NatioGuard),規模較小,主要劫掠沿岸航行的小型船隻;
第三夥叫“梅爾卡”(Merkah),他們以火力較強的小型漁船為主要作案工具,特點是作案方式比較靈活;
勢力最大的海盜團夥叫“索馬裏水兵”(SomaliaMarine),其活動範圍遠至距海岸線200海裏處。
索馬裏海盜事件回顧
索馬裏自1991年以來一直戰亂不斷,沿海地區海盜活動猖獗,被國際海事局列為世界 索馬裏海盜活躍區域圖上最危險的海域之一。2008年以來,索馬裏沿海累計發生80多起海盜襲擊事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海盜已猖獗到無以複加的地步。劫案大多發生在亞丁灣,那裏是從印度洋通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及大西洋的海上咽喉。索馬裏海盜主要是拿繩子,套在船上,然後快速登船。實際上,如果有防備,還是可以預防的。不過仍然有很多船被劫持,讓我們看看下麵的記錄吧。
索馬裏海盜2008獲一億美元贖金 軍艦蜂擁亞丁灣
索馬裏海盜今年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新年來臨之際索馬裏海盜手裏現在有17條船,兩艘快艇,300名船員當人質。而且,盡管多國海軍出征索馬裏,但似乎還是沒有能製服索馬裏海盜的跡象。
俄《觀點報》2008年12月30日報道,“新年怎麼開始,以後就會怎麼繼續”,現在那些被索馬裏海盜劫持的人質應該最能體會這句話的含義了。自2007年索馬裏沿岸共有37起海盜劫持事件,而2008年將近125起,這造成45艘船隻被劫持。劫持事件都是發生在重要的世界海運樞紐--蘇伊士運河,那裏承擔著世界海運10%的負荷量。每艘船的贖金平均為180萬美元,平均會扣留60天。
海盜手裏現在有兩艘被劫持的船受到世界關注,一艘是2008年9月25日被劫的烏克蘭軍火船“費那”號,被海盜劫走了33輛T-72坦克;一艘是2008年11月17日被劫的沙特超級油輪“天狼星”號,上有200萬桶石油。被劫地點位於離海岸500公裏處,一般被認為是安全地帶區。
另外,現在索馬裏海盜手裏還有土耳其貨船“By”,2008年12月5日被劫,船上有8名烏克蘭人和3名土耳其人。2008年11月28日,Biscaglia號貨船被劫,該船雇有專業保鏢。其中25名印度人、2名印尼人被劫。2008年11月18日,中國香港籍貨船“DELIGHT”號被劫,船上有3.6萬噸小麥。2008年11月15日,日本2萬噸級的“ChemstarVenus”號貨船被劫,船上共有23人,包括5名韓國人和18名菲律賓人。貨船上裝有化學製品。2008年10月29日滿載77噸鐵礦由加拿大航向中國的“雅沙尼斯利汗號(MVYasaNeslihan)”,途經亞丁灣遭劫持,另一艘裝載化學原料的“卡拿高號(Karagol)”2008年10月12日航行至印度孟買港遭挾持,船上有4500噸化學物品。11月10日劫持日本化學貨輪“StoltValor”號,2008年11月7日劫持了CECFuture號貨船,船上有11名俄羅斯公民,一名愛沙尼亞人和一名格魯吉亞人,船上有金屬物資,該船應運往印尼巴淡島。2008年10月29日,土耳其“YasaNeslihan”貨船被劫,船上有從加拿大運往中國的鐵礦石。
同時,海盜手裏還有馬來西亞的YasaNeslihan7拖船,非洲貨船和拖船,一些打漁船,而法國快艇被海盜用來作為“戰艦”使用。
全世界2008年給索馬裏海盜贖金共1.2億美金,而由此產生的間接損失是海運保險費增加和航線路線變更。現在,在亞丁灣共聚集了來自歐盟,俄羅斯,美國,中國,印度和馬來西亞等多國軍艦,共計20艘戰艦。俄羅斯曾派出“無畏號”驅逐艦攻打海盜,2009年將由太平洋艦隊所取代。
索馬裏海盜猖獗的根源和背景:
1. 美國人的影響
9.11事件發生後,美國為在全球進行反恐活動,布什政府懷疑當時的索馬裏政府為國際恐怖分子提供支持和庇護,想方設法阻止教派武裝組織控製索馬裏政權。2006年10月,美國政府支持埃塞俄比亞出兵入侵索馬裏,推翻了當時的索馬裏政權。在埃塞俄比亞軍隊的幫助下,在索馬裏組建了由美國支持的索馬裏過渡政府。但是,由於該政府能力有限,不能有效控製全國局勢,僅能控製首都摩加迪沙,而全國大部分地區就陷入了無政府狀態,形成武裝割據,出現了幾十支武裝力量。一些海盜組織甚至得到了與臨時政府有密切關係的軍閥的支持,使得他們能成為“亂世梟雄”。使索馬裏2880公裏的海岸線成為海盜們的劫持生財的好去處。
2. 難民激增,生活所迫
索馬裏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經濟以畜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20世紀70年代初,由於國有化政策過激,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經濟嚴重困難。連年戰爭給索馬裏人民帶來無窮的無窮災難。2006年年底,索馬裏過渡聯邦政府在埃塞俄比亞軍隊幫助下擊敗反政府武裝,控製了摩加迪沙和索馬裏大部分地區,但此後反政府武裝不斷在摩加迪沙等地發動襲擊。目前索馬裏已有110萬難民,首都摩加迪沙每月就會新增約2萬名難民。由於難民不斷增加,難民們生活沒有著陸,糧食價格飆升,過度的通貨膨脹和幹旱等自然災害更加劇了國內危機。國內頻繁的暴力活動使聯合國等機構的人道主義努力也無法實施,無法向索馬裏運送糧食等生活必需品,即使運進去了也無法進行合理的分配,還會遭到搶劫。近來,索馬裏安全形勢進一步惡化,針對聯合國工作人員及援助機構人員的襲擊事件頻頻發生,國際援助機構大多已撤離索馬裏。難民們缺衣少穿,度日如年,饑寒交迫,更使暴力活動增加,因此,海盜隻是在海上的一種暴力活動表現形式。這些舉動得到了難民和居民的支持,使海盜活動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由於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使海盜活動變得更為頻繁凶殘。
3. 無本萬利,可使利益最大化
海盜活動的投入非常少,隻需小船和其它槍支、通信等裝備,與劫持所帶來的巨大利潤是不成比例的。被劫船隻的船東寧願支付高額贖金,也要保護船員的生命安全。海盜每劫持一艘船平均可獲100萬至200萬美元,劫持了“斯特拉?瑪麗斯”後,索要贖金達300萬美元。2008年贖金總額可能在1800萬美元至3000萬美元之間。全球每年損失250億美元。巨大的贖金使海盜活動變得更加猖狂。這樣一次劫持成功,就可一夜暴富,買名車、建別墅、娶妻納妾,遠離貧窮生活。從而誘使更多的人鋌而走險,參加海盜活動。通過海盜活動還可進行走私、毒品、武器交易和偷渡等賺錢活動,使海盜活動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4. 海盜人數增加,裝備更新
過去五六年間,索馬裏海盜的總人數一直在100人以下;目前,這一數字已上升到1100到1200人。由於被劫持船隻的船東往往采取縱容、妥協的方式處理船隻的劫持,這一心理也被海盜掌握,他們認為:“船隻和船員才是最值錢的。”這樣便養大、養壯了索馬裏海盜。” 除海盜人數增加外,海盜的裝備也得到了更新,已不再使用繩索、大刀和長矛等傳統手段,快艇、重型武器(AK47突擊步槍和火箭筒)和現代化的,全球定位係統、衛星通信等高科技手段在劫持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應用,使攻擊範圍從索馬裏沿岸擴展到數百公裏之外的公海,使劫持活動變得更加得心應手。索馬裏海盜心狠手辣,碰到國際海軍艦艇就把被劫持的人員放到甲板上,如采取強硬手段就殺死被劫持人員,為了保護被劫持人員的生命安全,國際海軍船隻往往隻能讓步,使海盜更能得寸進尺,氣焰更更加囂張。
5.國際打擊不力
隨著索馬裏海域海盜活動的不斷升級,國際社會對索馬裏海盜的打擊也在加強。歐美已派出軍艦加強對該海域的巡邏。北約國防部長布達佩斯會議2008年10月10日決定要在印度洋保持軍事存在,“保護向索馬裏運送救濟物資的世界糧食計劃署的船隻”,派遣意大利、美國、英國、希臘、土耳其軍艦各1艘、德國2艘共7艘戰艦開赴索馬裏,開展行動。俄羅斯也派出“無畏”號護衛艦奔赴索馬裏執行任務。2008年10月16日,印度國防部宣布,將向亞丁灣部署1艘海軍艦艇,展開巡邏。日本也考慮派遣海上力量。肯尼亞則將參與打擊海盜,保護世界糧食計劃署運糧船。聯合國2008年10月7日一致通過了第1838號決議。這是安理會自今年6月以來通過的第二份有關打擊索馬裏海盜行為的決議。呼籲關心海上活動安全的國家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通過采取部署海軍艦隻和軍用飛機以及與索馬裏過渡聯邦政府合作等行動,積極參與打擊索馬裏沿岸公海的海盜行為。但打擊海盜及其他犯罪行為的國際合作仍存在著一些法律障礙———許多國家擔心國際合作會損害其主權,加之許多相鄰的沿海國之間本來就存在著主權和海洋資源爭議;部分有爭議海域犯罪管轄權不明,越境犯罪控製機製不完善,相關國家未能就海盜、恐怖主義等定義達成共識等原因,造成國家間合作打擊海盜並積極性不高,打擊效果不好。在1816號決議達成就經過一番博弈,在協議起草時,法國曾想將該協議適用於打擊所有海盜猖獗的海域,但是遭到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的反對。印尼方麵擔心此舉有可能成為外國幹涉他國內政的先例。所以,後來在1816號決議裏就有這樣的內容出現:決議的適用範圍僅限於索馬裏,而不應被視同訂立習慣國際法。
6、船主難於自保
一般人畢生難得遇上海盜,所以,提到海盜,腦海裏浮現的,大概都是電影或文學作品塑造的形象:滿襟油汙,一身酒臭,踩著一隻木製義腿,滿嘴粗口,脾氣暴烈,胡須上的火藥渣還冒著煙的老水手。
遇劫花錢消災的船東,或僥幸脫險的水手,會告訴你,現在的海盜其實和生意人沒兩樣,隻是他們做的是一本萬利的勾當,隻要錢財能到手,不見得要殺生。
船東也是生意人,遇上海盜劫船,隻要肯講價碼,條件都好談;最怕的就是買賣變成一場槍戰,那可會驚醒保險公司,把海運保費調成天價。
船隻出海前,當然可以預為防範:如裝設必要的照明、配備雷達及熱感監控係統的24小時警衛、消防水喉、防止攀登的障礙設施、音爆武器等。
但是一般人最先想到的武裝警衛,卻是船東非到不得已,最不願配置的手段。一來,武裝警衛必須身手不凡,索價自然不菲;其次,注冊國不準船隻配備武裝警衛;其三,許多港口不準船隻攜帶武器,進港前若有武器,必須投入海裏。
最後,如果公海上的每艘貨船都必須雇用武裝保鏢,而且基於成本考慮,雇用的是一支未受嚴格訓練的雜牌軍,那公海上豈不更是處處危機?其後果,思之令人悚然。
要一勞永逸解決索馬裏海盜問題,唯有徹底解決內陸衝突。但是,如果聯合國出麵都解決不了索國的內亂,船東最好還是幹脆避開這條航道。
隻是,馬不吃險草不肥,生意人利字當頭,自然另有盤算。據統計,每600艘貨船,隻有一艘會遇劫付出可觀贖金,這個機率,值得一搏。
出事率高,保費自然水漲船高。船東要抑止保費飆漲,隻能連手向相關政府施壓,改善公海航道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