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數日,初冬遂至。文錦披了件紅色大氅,坐在車內顛簸。
她打聽的青山別莊,價錢不高,麵積不小,隻是地方偏僻,正在青山圍場附近。賣家是位晉中客商,生意失敗急著脫手還鄉。
文錦本想早幾日過來,偏偏舞陽公主連日登門,跟她請教女紅。想是做給駙馬的,花樣針腳具都精益求精,這才拖到今日。眼看著越發天冷,文錦清早稟了徐夫人,也沒費心尋找徐翰林冬日衣衫,隻多帶了幾個家丁,便匆匆行了出來。
過了三十裏鋪,老遠看見一處宅院矗於山腳,青瓦白牆,形如臥蠶,背山枕河,神若睡嬰。文錦頗為滿意,想著若是夏日前來,青山綠水,藍天白雲,必是風景絕佳。
馬車行至莊園門口,那客商杜老板已在門前等候。見下來的是個年輕女子,頗為詫異。文錦便說家主不便露麵,讓她全權代勞。杜老板見她衣著考究,舉止大方,心道必是富貴人家能主事兒的大丫鬟,如此正好,若能今日賣出,明日便可還鄉。於是滿臉殷勤,請她先看過莊園再說。
文錦進門,慢慢環遊,一一細瞧。三進的院落,布局合理,構建精美,別具一格。室內之陳設,雖有些過時,倒也古樸大方,韻味十足。尤其後院的假山,一石一木,精心安置,匠心獨具。登極淩頂,遙看八方,頗有遺世獨立、羽化成仙之感,堪稱精華所在。
文錦有心打聽這宅子的過往。杜老板隻說是朋友抵債來的,自己雖接手五年,卻常住城內鮮少過來,隻用這裏屯些貨物。倒是一旁的許管事說,最初的家主是承乾朝的寶郡王。寶郡王迷戀仙道,聽高人指點說,在此修行能悟道成仙,因而建了這處宅院。
可惜寶郡王亂服丹藥枉送性命,繼任者又參與魏王之亂,伏法被誅。支脈斷絕,無以承繼,這才讓此處貴宅流落民間吧。文錦如是想,卻是心照不宣。杜老板儼然怕她不中意,急急請她出後門看看。
院落後麵是綿延十幾畝大田,因為山腳土薄,部分蓄草放牧,部分種了果林。隻是此時,草枯地露,落木蕭蕭,遠遠望去,一片蒼涼。
杜老板自然盡說好處,隻道今年碩果累累,光秋梨就收了數百斤,個大味美,十分好賣。
文錦但笑不語,仰望蒼天,豎耳聽風。
杜老板不明所以,篤定道:“姑娘若是覺得中意,五百兩銀子,一次付清,杜某可立刻畫押。”
文錦淡笑,“這地方離京城頗遠,我怕家主一年難得幾次過來。”
杜老板一聽,不禁有些急躁。
一旁的許管事卻笑著勸道:“此處雖然偏遠,卻有四季美景。春日芳草萋萋,夏日綠蔭蔥蔥,秋日金果碩碩,冬日鬆柏青青。姑娘如此非凡氣質,想必家主也誌趣高雅。所謂尋賢不問山遠,沽酒不怕巷深。貴府有車馬仆奴,還怕區區幾十裏山路?”
文錦挑眉,這許管事倒是個通透人。
杜老板見她似有動心,也穩下情緒跟她漫談,說這地方還有極妙之處。
文錦頗為好奇:“不知有何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