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1 / 1)

是夜,宮內大擺賀宴。據說場麵之大,數年罕見。席間應天帝多次嘉讚靖王,竟出“得此佳兒,江山永固”之語。翌日又降下旨意,改封靖王為靖武王,俸祿與太子同,另加賜三州五縣,具在江南富庶之所。其一幹愛將僚屬,也悉數受賞。尤其千戶餘鵬程,由於靖王力薦,連升兩級,受封津浦都指揮使,掌管京畿要衝之軍。應天帝對靖王如此恩寵信賴,堪稱空前絕後,朝野上下自然多有揣測,膽大者甚至言‘天子有廢儲立賢之意’。

這般妄議原本入不了徐夫人之耳,可自從文錦受封王妃,她有意無意也關心起天家之事。尤其這幾日周夫人來送年禮,言談舉止隱隱露出急躁惶惑,更讓她掛心起來。輾轉反側夜不能寐,見文錦屋內仍有燭火,索性披衣過來。

文錦沒想著她這麼晚前來,急急將玉佩藏起。整裝斂容,起身相迎。

徐夫人倒沒察覺異樣,先說了些購仆買奴、厚備年禮之類的瑣事,才將這幾日朝廷動靜和盤托出,無非找她說些話排解心中繁雜。

沒想著文錦聽後,蹙眉沉思,久久不言。

徐夫人見狀,不由心中埋怨自己。朝廷之事豈是她們母女能操心的,平白給她添憂。於是笑著起身,直說自己無聊擾她安眠,這就回去,讓她也早早熄燈睡覺。

文錦送她下了繡樓,雖是滅燭卻未闔眼。暗中摩挲玉佩,心中多有思量。

其實‘廢儲’之說由來已久。當今太子,年幼得立,那時天子登極不久,內有楊氏製肘,外有燕、南之患,冊立儲君意在穩定朝局、安定民心。據說太子少時,天子頗有期望,命其隨侍左右,旁聽朝政。可惜太子年輕氣盛,指手畫腳,幹預政務,常有自以為是、悖逆聖意之舉。久而久之,天子心生煩厭,曾謂左右言:豎子不賢,難負江山。後雖稱酒後失言,到底管中窺豹,顯露真意。而後,楊氏事發,天子命太子提刑按察,全力偵辦。太子又求功心切,羅織罪名,大開殺戒,弄得朝局動蕩,人心惶惶。天子因此更為不滿,拘太子於太廟半年,命其麵壁思過感悟先德。那時廢儲之說便開始發端。隻是以後,太子行舉大有收斂,盡管乏善可陳,無功勳建樹,到底中規中矩沒有差錯。如此,天子豈可無端廢位?

而立賢……諸皇子中堪稱賢者,唯有兩位,一是成王,另一位便是……成王依宗法可謂楊貴妃之子,楊氏獲罪,成王被其所累,自是爭儲之望。隻有他……想起那人身影,文錦再無睡意,複又坐起,直睜眼至天亮……

臘月十二,應天帝擺駕青山圍場共慶年終。

文錦得信,一個瘋狂想法萌生,著了魔般蔓延,想遏製都遏製不住。她緊握墨玉,深吸一口氣,起身去見徐夫人,說是要到青山別莊小住幾日。

徐夫人納罕,問她年終歲尾去之如何?

文錦也不回答,隻強著要去。

徐夫人鮮少見她如此,想著來年三月便不在自己身邊,也就縱容她這一回。

文錦喜出望外,翌日便乘了馬車再赴青山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