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五章(1 / 2)

翌日,李瑞溟需上朝去。文錦忍著酸疼,寅時爬起來伺候他起身離開,複回榻上補了會兒眠。卯時剛過,幾位孺人前來問安。文錦隻得再打起精神應酬。

張孺人是個極有眼力的,見她眉目含春,精神不濟,陪著說了會兒話便起身告辭。柳孺人也推脫身體不好,跟著出了正屋。唯有梅孺人等她兩個走了,才提起雪瑩郡主,說是昨日發了一番脾氣沒怎麼吃飯。

文錦忙問緣由,梅孺人便說:“前日沒見到劉家小姐,昨日王妃回門又不及回稟,這才……”

文錦沒想到雪瑩這般喜歡劉青鶴,起身要去她院中看看。梅孺人連忙攔阻:“王妃初來乍到還不了解郡主性子。她現在正別扭著,您過去怕是會有頂撞。不若暫且隨了她的心意。”文錦一聽,覺得有理。命人去下帖子,請劉青鶴過府做客。梅孺人輕呼一口氣,笑著告退。

文錦已過了困氣,拿出衣料一番裁剪。過了個把時辰,婢女來報,說是舞陽公主來了。文錦忙起身迎出院子,老遠見舞陽款步過來,身後跟了不少隨侍。

她笑盈盈上前行禮,舞陽卻是一把扶住,“都是一家人了,還客氣什麼!”

說著細細打量一番,別有意味一笑,“不過一日不見,弟妹越發滋潤了……”

文錦不覺麵紅耳熱,邊扶她入屋,邊訥訥相謝。

舞陽見她這般嬌羞,笑得合不攏嘴。

文錦強作鎮定,吩咐人上茶看座。

舞陽就收了戲謔,命人呈上一對玉馬,說是受人所托前來給她賠禮。文錦微愕,莫名所以。舞陽就提起婚嫁那日,靖王府迎親使者未給讓路之事。說那迎親小將年輕氣盛不懂規矩,已受靖王責罰。他的舅舅也就是新晉的餘都指揮使,心懷忐忑,托她送禮賠罪。

文錦有些詫異,隱隱覺得哪裏不妥。見舞陽一臉緊張,儼然怕她不肯善了似的,也不及細想,隻是笑道:“兩府同日婚慶,自然都趕吉時,也說不上誰該退讓。王爺不介意,文錦也不是是非之人,餘都使多慮了。”

舞陽笑著鬆口氣,“難為你這般通情達理,要是換做別人怕是要大訴委屈。不過念及餘都使愛護甥兒之情,弟妹還是收下吧。”

文錦再三婉拒,終不好博了她的麵子,隻得命人收下,心裏卻想此事務要讓王爺知道。

舞陽吃了一盞茶,複開口說明日啟程返還津浦。

文錦大驚,忙問為何不多留幾日。

舞陽無奈笑道:“去年九月來京,已住了半年有餘。實在不能再多留了。家裏來人催了數次,我也想念一雙兒女。”

文錦歎息,真心湧出不舍之情,問她何時再來京都。舞陽不禁傷感道:“此次是為母妃賀壽而來。父皇開恩,母妃眷戀才得以多留數月。以後怕是沒有機會能像這般常住。”

文錦感慨,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即便貴為公主亦是如此。

舞陽倒是轉顏一笑:“幸好能見阿弟完婚,有你在我就放心了。”文錦想起那日談話,惶恐道:“得蒙公主看重,文錦自當盡力而為。隻怕人拙嘴笨,不及公主萬分之一。”

“瞧你說的,”舞陽笑著拉住她的手:“我看你是個精細人,定能幫我照顧好阿弟和母妃。其實一些事無關聰明與否,全在於心。母妃最是體察人心,阿弟口上不說心裏明白。隻要你是真心實意,人拙嘴笨也得他們喜歡。何況,弟妹還是如此玲瓏剔透、心靈手巧之人。”文錦被她誇的不好意思,起身奉茶。舞陽笑著飲了一口,招手讓幾個仆從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