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錦聽出梅孺人話裏滿是嘲諷。想來柳孺人常以儒門清貴自詡,言談舉止慣有輕視梅孺人商賈出身之意。梅孺人今日這般揭挑也是大抒心頭怨氣。所以一些激憤之言聽聽即可,切莫當真。自己雖和王爺成婚未久,可從幾件事兒上,也約麼了解他的脾氣,窺知他的城府心機。
納柳孺人進門,絕對是得益良多之事。別的不說,單‘通天書院’那些有才學子便賽過千金萬銀。長史司那些僚屬,六部那些親信,怕是有不少人出自於此……今日他還因為柳大人之言告誡一番,足見對柳府之重視……所以,與其說柳府硬要攀親,倒不如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兩相合意正中下懷”……
梅孺人見文錦不露喜怒,略一沉吟說了這麼一句:“因為柳老太爺盛情難卻,王爺不得不違了對先妃的誓言,破了三年之約……”
“哦?這話何意?”文錦忙問。
梅孺人卻故作失言一般,連忙掩口,支支吾吾幾聲才躬身請她見諒。
文錦忙扶她正身,“你我之間還有什麼不能說的。”
梅孺人這才感慨道:“其實也是先妃愛女心切,怕郡主受了委屈。所以彌留之際,央求王爺三年內不再續娶。王爺慈悲,為寬先妃之心,許諾三年之內‘不迎納新人,不抬舉嬪妾’,直至郡主受封尊號。可因著柳老太爺出麵,不得不……因為這王爺對先妃頗為歉疚……”
“什麼?”文錦不禁驚訝出聲。畢竟素來都是妻子為亡夫守節,鮮少有丈夫為亡妻守誌,何況他貴為王爺,更是天下僅有。先妃不是驕縱跋扈麼?不是苛待嬪妾毒害永暉麼?可他竟還為她許下這種誓言……雖說納了柳孺人不算圓滿,可著實滿了三年才續娶自己啊……莫非這就是所說的一日夫妻百日恩?是了,他對先妃若無情意,清明之日也不會說出那番話來……即便先妃犯了大錯,在她離世之際,他仍然悲傷難過,願意用溫言相撫吧……
梅孺人見她神色變換,驚訝、感歎、羨慕紛紛湧現,倒是沒有自己擔心的嫉恨之意,不由大鬆口氣。心道:這一段時間自己雖與她交好,卻有意無意試探她的人品、手段。偏偏她一直表現的和善忍讓,自己著實分辨不出她是否偽裝溫良。今日告知她這些,也是想趁機看看她毫無防備時的自然反應。如今看來,她果真本性良善。雖漸漸有了防人之心,畢竟仍無害人之意。單這一點,就比丹楓院裏那個讓人心安。
梅孺人盤算清楚,又奉上幾句話寬懷:“王爺確是天下間少有的重情重義之人。先妃失德,尚且待她如此。娘娘這般敦厚,對郡主又這般維護,王爺自然更加喜歡。”
文錦豈會聽不出她話中之意,含笑自謙一番,轉移話題詢問郡主。得知雪瑩不再鬧脾氣還開始期盼百日宴,著實心下一鬆。
兩人又閑聊一會兒,梅孺人轉頭見梨花樹邊百靈討喜,笑著誇讚兩句便起身請還。
文錦送她行出屋子,回頭見花期將盡梨花欲落,沒來由一陣黯然。順手從簸箕裏抽出塊邊角料做的素帕,將最美的花枝繡於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