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天仙配的故事3(1 / 2)

皇宮,泰和殿。

早朝過後,趙佶帶領幾個寵臣一起欣賞宮中戲樂。

趙佶和鄭皇後坐在大殿的主坐上,蔡攸、王黼和林靈素等陪坐一側,後宮十個宮殿的貴妃和妃嬪們坐在另一側。

每月,趙佶都要在宮中舉行這樣的宮廳戲樂,他和寵臣是看客,宮中的妃嬪們是演員。

鄭皇後性情嫻淑文靜,雖然也精通詩詞,但不想看到皇上沉醉於戲樂之中,但又不敢違抗聖意,隻好強裝笑臉陪侍皇上。

大殿上,雅樂陣陣,宮中妃嬪和宮女們身著彩衣,在殿中的縷花石板上盡情歌舞。

皇上大臣和貴妃的麵前擺放著各式水果,熟透的瓜果香氣混合著宮中美人的香氣在殿中輕輕蕩漾,彩衣長袖揮起一片片光影,象七彩的雲朵降落在富麗堂皇的泰和殿。

已經有三個宮的貴妃獻過了節目,趙佶鼓掌喝彩,實際上,這些喝彩隻是應付而已,並不是她們的歌詞真得打動了他,他現在隻等著劉貴妃出場獻藝。

小劉貴妃是趙佶最寵愛的妃子之一,她生於貧賤之家,天資穎悟,極善迎合趙佶的旨意。她心靈手巧,精通詞樂,極善塗飾,所著衣衫多是自己動手剪裁,標新立異,綺麗奇目,本來她就天生絕世容顏,再裝扮起來更似天仙一般。而她每戴一冠,製一衣,無不精致絕倫,宮禁內外競相仿效。

神宵教主林靈素觀小劉妃身有仙氣,奉她為九華玉真安妃。

非常迷信道教的趙佶聽林教主這樣一誇,更加寵愛小劉妃。

小劉妃主持景陽宮。

該景陽宮出節目了,隻見身著彩衣,如仙子般華美的小劉妃在群女的環侍下,輕移蓮步,走上殿中。

大晟府的器樂官們早就準備好樂器,隨著小劉妃蓮步一移,優美動聽的樂聲響起。

小劉妃伴隨著樂聲,舞動著絕美的身姿,華美脫俗的衣飾在她的舞姿中變幻出無窮的影象。

小劉妃隨著樂聲漸漸舞到趙佶麵前,衝著趙佶綻開迷人的笑臉,輕啟朱唇,吐出一首絕佳的歌詞。

“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闌,轆轤牽金井。

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

執手霜風吹鬢影,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

樓上闌幹橫鬥柄,露寒人遠雞相應。”

隨著歌詞的變幻,小劉妃和伴舞的宮女演繹出不同的舞蹈,她們披拂的長袖彩衣描繪出詩人憂怨的離愁和淡淡的憂思。小劉妃有一雙傾城傾國的美眸,她眼波流轉,時怨時嗔時喜,把趙佶迷惑得神魂不寧。

人美,聲美,詞美,景美,趙佶龍顏大悅,不住的撫須讚許。

這首詞描寫的是行者在秋季晨風中離家時那種難舍難分的情景。篇中沒有感情的直抒,各句之間也很少有連結性詞語,所以,詞中的離情主要是靠各句所描繪的不同畫麵,靠人物的表情、動作和演出來完成的。

本詞最顯著的特點是全篇句句均由不同的畫麵組成,並配合以不同的聲響。正是這一連串的畫麵與音響的完美組合,才充分表現出難舍難分的離情別緒,形象地體現出時間的推移、場景的變換、人物的表情與動作的貫串。

趙佶本身就是渾身充滿藝術氣質的人,他對詩詞的意境更能領會,這樣的詩詞絕對是本朝大家的手筆,而由小劉妃演唱出來,更加增添了這首詞曲的美感。

一曲舞吧,趙佶連連鼓掌,讚不絕口的說:“聽愛妃這首歌詞,朕仿佛看到一副副完全不同的畫麵,讓朕有身臨其境之感。”

蔡攸也拍馬屁說:“還是劉貴妃演唱得好,如果沒有劉貴妃美妙的歌喉,再美的詩詞也都是枯燥的字句。”

“來啊,給貴妃賜酒。”趙佶親手滿上一杯美酒,讓侍從敬給小劉妃。

小劉妃接過美酒,道聲謝主隆恩,一飲而已,似乎是不勝酒力,小劉妃輕嗬一聲,一張粉麵更紅似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