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哲自己也看了一眼,那是他在下定決心要將王慶斬首的前一夜所寫,隻不過內容卻是後世宋朝一位大家所作。安祿山以為是蕭哲自己的傑作,倒也有些驚訝,想不到此人不僅武藝高強,對於詩詞也頗有造詣。
“大人過獎了。”蕭哲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你在柳城的所作所為我已知曉,蕭哲,你沒有讓我失望,做的遠比我想象的要好。”安祿山不著痕跡地說道。當初他決定將蕭哲委為柳城縣令,主要是有兩個目的。其一是想看看這個能讓自己女兒仰慕的年輕人到底有什麼能耐;其二便是要查查他的底細。
“天時地利人和,蕭哲能夠還柳城百姓一片朗朗乾坤全靠這些。”蕭哲並不貪功,更何況治理好一個縣城在他看來並不能算多大的功勞。
這個年輕人不居功不倨傲,很有自知之明。自從當日在兩軍對陣中起了愛才之心,安祿山也頗留意蕭哲的舉動。聽到他這麼說,老狐狸點點頭道:“你能這麼想,很好。不過年輕人也不必過於老成,若失了銳氣,做起事來難免畏首畏尾。”
“今天我路過此地,不光是來看你,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安祿山繼續說道:“契丹和奚族為我大唐心腹大患,當今聖上體恤蠻夷,允許他們入朝覲見,成我大唐屬邦,並恩允他們擁有自己的封地和軍隊。但是這些蠻夷不服教化,屢屢擾我邊境。所以我決定此次出兵,要將這兩族一舉擊潰,使他們不敢再侵襲我大唐邊疆。”
安祿山要對契丹和奚族用兵?蕭哲想起當夜在鬆山下定遠將軍秦勇對自己說的那番話,終於明白他話中含意,便說道:“屬下預祝大人旗開得勝。”
“蕭哲,你是個將才,所以我決定升你為寧遠將軍,統帥清夷軍,為我大軍之先鋒。”安祿山沉聲說道。
蕭哲有些措手不及,他雖然預感到安祿山可能征召自己入軍,但是沒想到他一開口就讓自己成了一軍統帥,而且擔任先鋒!寧遠將軍是正五品之銜,和秦勇屬於同一級別。但是人家爬上這個位置用了幾年,而且是一次次在戰場上奮力廝殺搏回來的。自己從九品縣令躥升為五品武將,在旁人眼中無疑是平步青雲。
看到蕭哲有些吃驚的模樣,安祿山並不奇怪,他站起身來緩緩說道:“我知道在柳城有一些人願意跟隨你,你也可以把他們帶到軍中,也好以後有個臂助。給你三天時間吧,完事之後立刻來軍中報到。”
蕭哲定了定神,應承下來,目視著安祿山向外走去的身影,上前幾步說道:“屬下恭送大人。”
“不必了”,安祿山揮手道:“柳城本是我的家鄉,隻是如今恐怕沒人知道我是這裏人了。我先走了,你隨後趕來。”
安祿山,營州柳城雜種胡人也,本無姓氏,名軋犖山。
史書上如是記載,透過剛才他那句話裏隱隱流露出的疲憊,蕭哲忽然也有些感慨。從一個雜種胡人成為如今的三地節度,這其中又有多少驚險血淚?到最後卻連衣錦還鄉的資格也沒有,誰說大人物就沒有屬於自己的悲哀?
蕭哲當然不會去細想,看到身旁荊楚興奮的眼神,他唯獨使自己盡快平靜下來,去麵對即將到來的榮譽或者險境。
安祿山在一眾親兵的護衛下走出縣衙,呼吸著不知道多少年沒再聞到的熟悉味道,隻是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柳城不再是當年那個柳城,自己也絕非當年的軋犖山。
驀然想到方才看到的蕭哲所寫的那幅字,安祿山不禁有些玩味地想到:蕭哲啊蕭哲,你究竟是我的左膀右臂,還是一個誌大才疏的莽夫?
那幅字,十三個字。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