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冷靜分析(2 / 2)

不過,雷癸對於鄭淵的設想還是有些不以為然。

“若是朱瑾誅殺徐知訓之後全城戒嚴擁兵自立怎麼辦?”

雷癸的分析並不是沒有依據的,相反而言,即使一直默不作聲的胡潤智,他的第一反應也是覺得雷癸分析得有理,反而是鄭淵的考慮有些過於謹慎了。

“看來,老雷現在考慮問題很全麵啊,”鄭淵先稱讚一句,然後話鋒一轉,為雷癸仔細分析揚州的局勢,“其實,老雷你在分析揚州局勢的時候,隻考慮到了徐知訓與朱瑾兩方勢力,偏偏遺漏了最重要的一方——吳王。先別打岔,聽我分析下去……”

“沒錯,在外人看來,吳王屢次遭徐知訓淩辱,每次卻又隻能以淚洗麵,就好像是一個活死人,但你別忘了,吳王他畢竟還占據了大義的名分。王景仁討淮南,遇楊行密宗祠,哭而拜之;威武節度使李德誠、信州刺史周本,這些個節鎮、牧守一方的大員,楊行密一手發掘被提拔起來,對吳王還是很有感情的。”

“想象一下,徐知訓早已劣跡斑斑,朱瑾一旦頭腦發熱,幹掉了知訓,肯定會想一條最穩妥的後路,而最最穩妥的,便是擁吳王,憑借吳王的名分割據自立,並伺機聯絡對徐溫不滿的前吳武王黑雲都舊將,共同對抗金陵城中的徐相公。”

“所以,眼下揚州城內起決定性作用的,恰恰是一直被人忽視的吳王楊隆演,我們來假設一下,朱瑾錯手殺了徐知訓,自知闖下了滔天大禍,沒辦法,他唯一的退路就是要取得楊隆演的支持,所以,必定帶上人馬前往吳王宮,即便吳王拒絕,朱瑾亦會強行將吳王控製住。”

一直聽著雷癸與鄭淵二人說話的胡潤智忍不住說道:“照將軍這麼一說,萬一吳王落在朱瑾手上,情況反而會變得更糟糕,最多就是內城亂上一陣,一旦朱瑾將徐知訓的人馬全數清除幹淨,整個揚州城肯定會被封鎖起來,到時候恐怕脫身機會也沒有了。”

雷癸也同意道:“是啊,我怎麼聽到現在反而覺得讓朱瑾誅除徐知訓越來越不可行了呢?”

“嗬嗬,這就要看吳王的態度,還有吳王的一班宿衛將的態度。”鄭淵極是得意,因為真實的曆史中,兩年之後的揚州變故,吳王的態度可是在那兒明擺著,“吳王對於自身的定位還是非常清晰的,他是一個傀儡,任人擺布的傀儡,對於這一點,整個揚州城的人都知道,難得的是他也明白,這也是為什麼楊隆演同樣與兄長楊渥一樣大權旁落,楊渥短短兩年便即斃命,楊隆演卻直到此時還活得安安穩穩的原因。朱瑾殺徐知訓之後想要擁吳王占取大義名分,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從徐知訓的傀儡變成朱瑾的傀儡,同樣還是傀儡,吳王會願意?更何況,作為朱瑾的傀儡,吳王還要冒著被徐溫報複的危險,到時候,恐怕他連傀儡都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