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年的戰場磨練中,科杜早就成為了一個相當出色的軍事謀略家,所以他能看出迪昂的用意,迪昂並不感到奇怪,這是也是他不反駁的原因之一。
迪昂知道,自己的用意是根本逃不過聖壇的眼睛的,所以與其藏頭露尾的不敢承認,倒不如理直氣壯地站出來,這是原因之二。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迪昂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用意,那就是盡可能地瓦解固封了聖壇祭祀幾百甚至上千年的認識,迪昂就是要告訴他們,清嵐薩滿應該是淩駕在所有人之上!
當然,如果在這個瓦解的過程中,能夠收買到幾個忠於“神明”“神諭”,服於“清嵐薩滿”的祭祀,那就更好不過了。
正是因為有著以上的種種心思,迪昂才爽快地承認了自己的用意。
科杜早在來的路上,就知道了迪昂此次西行的目的就是奔往“埋骨之地”。而當他確定了迪昂所謂的“家”就是這裏時,埋在科杜心裏多日的困惑終於被揭開了。
這個困惑的答案就是——紅衣大主教雷阿頓不是對現任清嵐薩滿不滿意,而是想從新海選!
一直以來,清嵐薩滿就如同迪昂所說,幾乎成了聖壇甚至是大主教一人的傳話員。而成為清嵐薩滿的祭祀也早就知道了這一點,但自己又沒有能力跟高高在上的大主教對抗,所以就這麼哀哀怨怨地忍了下來,所謂“小胳膊擰不過大腿”,所得就是這個道理。
長期以往至今,這個大主教和清嵐薩滿之間的關係成了一個越來越拿不到台麵上來的怪圈,更是成了一個惡循環。
當然,這個惡循環也不是一直一成不變的。
比如男生大薩滿——海迦圖的出現,就史無前例的打破了這個“一對一”的二人關係。別以為海迦圖是來幫助清嵐薩滿討回公道的,他的出現,明晃晃的就是為了跟現任大主教對著幹。
但是,無論一對一的惡性循環,還是二P一的怪三角裏,從沒有出現過大主教針對清嵐薩滿毫不掩飾的“從新海換”的經曆。
現任的清嵐薩滿,也就是這個十六歲剛出頭的迪昂,居然讓大主教幹出這種有違神諭的事兒來!
科杜震撼了。
當科杜用著看怪物的眼神打量著迪昂,並且試探性的說出自己對他的猜測時,看到迪昂竟然沒有絲毫遮遮掩掩,科杜第二被迪昂震撼了!
要在謬德薩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修軍塞,先不說需要花多少金幣。
就單單從這些金幣後隱藏著的毋庸動搖的決心,就夠聖壇高層掂量掂量的。
在這兒修軍塞幹嘛?
傻子都看出來了,這軍塞就是奔著西省聖壇,甚至是中央聖壇來的!
迪昂都這麼明目張膽地跟聖壇高層叫起了勁兒,這還是往常見過的“文文靜靜”的清嵐薩滿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