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荒村異客(1 / 2)

第一章荒村異客三清山,林澤交布,地氣浩然,多有靈禽異獸,奇珍異草。

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三山呼應成景,仙氣外露。相傳三百年前,鐵匠張耳瘋癲狂暴,因與人打賭爭勝,竟殺妻食子,逃至山中。此人心性雖毒,命格卻極是硬朗,在林中百折不撓,苟延殘喘。因緣際會下,竟偶遇仙家,獲傳百般奇妙仙法,苦練十年終得大成。據傳出山後,他道風仙骨,氣度翩翩,施法將死去妻兒複活,恩愛有佳,人人稱奇。後在三清山上自立門派名曰“淬天門”,拜太乙真人為祖師,廣收門徒。因其鐵匠出身,對鑄劍打鐵本就在行,法術大成後,傾全門之力,借三清山浩然靈氣,大舉百工之事,連連鑄得狂刀名劍,仙俠劍客趨之若鶩。一時間淬天門名聲鵲起,百年間終成就三清山興隆之勢。

淬天門這番由來自是無法考證,但三清山腳下三村五寨,卻實實在在受了它不少的澤惠。三清山本是偏僻所在,物產富饒卻無商賈販賣,唯有自給自足勉強度日。淬天門崛起後,以其法寶冶煉之術引來四海豪客。這有人之處便有了買賣,一時間有識之士大興土木、應需而建,茶樓酒肆,令郎滿目,小小荒村竟有了市鎮之氣。

隻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近十年來洪荒宇宙異象陡升,天災人禍,紛至遝來。亂世之下,天下門派各有所恃,恩仇畢現。淬天門勢單力微本無意紛爭,奈何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鑄劍之能險成滅門之罪,風雨飄搖間,三清山儼然成了是非之地。愚善村民怎見得這刀來劍往、法光滿天,有能者四散逃竄,百年繁華化為蕭索。

窮則生變者為智,執迷不悔者為愚。若真是如此,三清山下那些仍未逃逸的,便算得上是愚民了,而張鐵匠便是其中代表。張鐵匠本不是鐵匠。少年時,也曾苦讀詩書,欲博一個功名,光耀門楣。隻可惜他資質平平又未遇名師,家境貧寒也無黃白之物打點,用他自己的話說,終還是“兩手空空困於鄉野”。官途無望,這張書生倒也踏實,非但沒有自怨自憐、墮落潦倒,竟還繼承家業,*起了打鐵的營生。幾年來娶妻生子,雖身處亂世,活的倒也自在。

張鐵匠三十方得子,妻子懷胎不足八月便產下嬰兒,雖是早產,幸得母子平安。張大喜,自恃滿腹經綸終有用武之地,苦思一夜得名張少斌。取“少”字概因此子孕育之期未滿十月,與常人相比略少,便牽強附會用了個“少”字,音用少年之少;而取“斌”字更是無稽。張鐵匠年輕時苦讀詩書,中年時又習得打鐵,鄉裏人常戲謔他是“文武雙全”。此話本是逗弄戲言,誰知確頗中張鐵匠下懷,曾欲將自己更名為”張斌”.此刻恰逢其時,靈光一現,非“斌”字不用。少斌二字雖也合口,但若知其來由,便也知這張鐵匠當年屢試不第,也確是合情合理。

自得幼子,張氏夫婦一心將他培育成才。張少斌自幼稍顯木訥,五歲方能開口成語,幸而日後懂事聽話,夫妻二人便也心下寬慰。奈何世風日下,張家原有小康之富,漸漸卻成溫飽難足。張少斌五歲隨父“學文習武”,八歲時便不得不暫緩文墨之事,專攻“武藝”。少斌頗能吃苦,小小年紀便能單手拉動風箱,助其父一臂之力。

張鐵匠暗忖,這三清山下生意雖是日漸暗淡,但隻要自己安守本分,想來也不會招惹什麼是非。斌兒年紀尚幼,若是遠走他鄉,怎能受得顛沛之苦。眼看鄉鄰中十戶已逃了六七戶,張鐵匠一咬牙還是留了下來。想這世事變化無常,再苦熬一年,這亂局便就結束了也未可知。。。。。。

春華秋實,四季更迭,恍然間三清山已入落葉時節。放眼去,紅楓滿目,煞是撩人。

張少斌雞鳴即起,胡亂吃了個饅頭,用稀粥填滿了腹中空隙,便背了籮筐取小路登山而去。幾日來家中鐵鋪生意了了,有人來賣木炭父親便沒再多買。誰知昨日突然光顧了兩位土俠客,要打五柄青絲大砍刀,當時付了訂金便揚長而去。接了生意張鐵匠才想起木炭所剩不多,當下大急。張少斌暗忖,這木炭難買,木柴確滿山都是,我賣力多砍些,必能解這燃眉之急。想到此處,心下大喜,昨晚早早睡下,篤定了今天要砍上幾筐齊整的幹木柴,定要將這單買賣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