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再探三清山翌日清晨,張少斌醒來時,張鐵匠已去鋪中張羅。母親端了兩個饅頭和一碟鹹菜,讓少斌吃了便去鋪中幫忙。張少斌忽的想起昨日臨別時成先生所贈牛肉,怕過了一夜發黴腐爛,急忙從被窩裏掏出,嘻嘻獻給母親。誆言是昨日晚間在酒館聽人說書時,富豪奢靡酒席上所剩,自己手快揀來。少斌極少說謊,雖說的結結巴巴,母親也不疑有他。笑嗬嗬的讓少斌轉告父親,午間務必回來吃飯。秋老虎還未退去,這牛肉不便儲藏,幹脆加了酸菜、辣子,做個酸菜牛肉,讓這父子痛快吃一回。張少斌大喜,叼著饅頭,從盤中揀了塊大鹹菜疙瘩,便匆匆向店鋪奔去。仿佛那牛肉已然做好,這就是叫張鐵匠回來吃飯一般。
還沒進鋪子,便已經是熱氣撲麵,想是已然開了爐。進去一看,精鐵在爐中已是燒的發紅,但火候好像還欠了些,張鐵匠正奮力拉著風箱鼓吹,大汗淋漓。張少斌忙上去接過,讓父親在一旁休息。拉了幾下少斌大奇,問父親:“這爐中怎還是前日所剩木炭,為何不用我所砍木柴?”張鐵匠一聽嘿嘿笑道:“你這孩子看我幹活已有一年,啥時見我用木柴燒過鐵啊?這木炭乃是樹木精華,以炭煉鐵,打出的刀劍才經得起劈砍,若用這木柴,倒不如我生鍛硬打來的好。”
張少斌一聽不覺大囧。自己打小便在這鐵匠鋪中打轉,認定那幹柴烈火乃是天經地義,這黑炭和木頭到底孰優孰劣卻從未想過。小小心靈再遭打擊,心忖自己之能比昨日那成先生相去甚遠,就連父親也是大有不及啊。忽的一轉念,從懷中掏出昨日成先生所贈木魚,對父親說道:“爹爹,你說那木炭乃是樹木精華,這寶貝你可識得?”張鐵匠接過來看了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喃喃道:“你這孩子也是好運,哪裏弄得這麼大一顆核桃?”
“嘻嘻,爹爹,這你可不知道了吧,依我說這東西才是木中精華,比這黑木炭強了百倍。”說罷童心大起,從父親手中奪過木魚猛的丟入火中。
張鐵匠方要嗬斥,誰知那木魚遇火即燃,突的爐內火光大盛,那塊精鐵頓時明亮奪目,熠熠閃光。張鐵匠一看這顏色,立時知道這精鐵瞬時已經到了火候,生怕再煉下去便錯了時機,連忙用鐵鉗抽出,輪錘便打。打一下問一句:“好小子,你哪裏弄了這塊寶貝,不錯不錯。”
張少斌見父親誇讚,心中大喜,但卻不願將昨日離奇經曆告與他人。隻是大聲誇口道:“這東西那上山還有好多,隻有我知道在哪裏,要多少便有多少。”
張鐵匠打鐵打得不亦樂乎,也顧不得多想。但看這大核桃燃燒起來火焰熊熊,想來支撐不了多久,又聽兒子說這東西還有許多,急忙道:“好好好,你快去山上再多弄一些。有個三塊五塊,咱這單買賣可就成啦!”
張少斌想要辯解確無奈海口已誇,難有迂回。正猶豫間,被張鐵匠三催兩催竟唯諾答應,轉身出了門去。
方一邁出門檻,一陣秋風撲麵而來,小少斌心裏清淨了許多。仔細一想,成先生說那木魚可連燒三年而不滅,撐過這單生意是大大有餘。父親若覺奇怪再生追問,自己便將昨日之事和盤托出便是。雖是吃了人家酒肉,功過相抵之下,也不至遭到責罰。剛要反身回去,這猶豫不決的性子便又占了上風。思來想去,這木魚雖能撐個三年五載,但三年後油盡燈枯,這生意可就又要回歸原樣了。幹脆我再上一趟三清山,成先生已教了我辨識木魚的要訣,我再尋得一顆老樹,弄不好還能覓得幾條。今後這求魚之法便成了發家之術了。有錢以後,像那些富戶一般日日肥雞,天天牛肉,人生至此,夫複何求啊。想到這裏,頓時覺得心中如被火燎,急不可待,進屋提了把柴刀,撅著小嘴,再奔那三清山而去。。。。。。
(注釋:古法打造鐵質器具,雖名為“鑄劍”“鑄刀”,實為鍛造。鍛打之前先將原鐵放在炭火上長時間加熱,實際上是令火中之炭滲入鐵內,鐵炭相合便為鋼。此法所得的鋼含碳量雖然較低,但較之原鐵,機械性能大增。在加熱原鐵時若用普通木柴,由於木柴中雜質較多,滲入鐵中便成雜物,所鍛刀劍反而易折。事實上,即便是用炭,炭種不同,所得到的低碳鋼性能也是大不相同。故文中張鐵匠堅持用炭煉鐵確也是明智之舉。後文中再有煉寶修寶的內容,也多是在科學原理之上誇張杜撰,筆者姑妄寫之,讀者姑妄聽之,切勿深究。若仙俠劍客全以科學理論指導煉劍,仙俠豈不是成了那科學小飛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