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少林之約(1 / 2)

第十六章少林之約張少斌稀裏糊塗拿著一簇大碗菊,在迎接少林貴客的人群中分外紮眼。他傻乎乎的還不自知,見了高僧,打心眼兒裏格外激動,在那邊舍了性命的搖旗呐喊。王仁普陪在張懷修旁邊,氣的眼歪鼻斜,卻又不敢發作,隻盼少林大師法眼無邊,看不到人群中那個跳梁小醜。

隻可惜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少林寺帶頭的老和尚滿麵慈笑,邊走邊向諸位列隊弟子合掌答謝。他見得滿眼桂花,好不絢爛,就連這方外之人,都有些癡癡迷醉了。正陶醉間,忽見旁邊王仁普眼神怪異,一直衝人群中斜眼歪瞪。老僧循他目光望去,卻見萬花叢中,一簇**歡騰的舞動著。那手持黃花的少年,激動之情竟似已經到了巔峰,一手舉花,一手緊攥拳頭,麵目扭曲猙獰,雙腳直跳,忘情的叫道:“太好啦,太好啦,我終於見到佛門正宗的老僧啦!!!”

王仁普一見,心頭一塊大石終於砸上了腳指頭,滿腔興奮之火頓時被一盆洗腳水迎頭澆滅。他方要加快一步,將老僧與那傻楞子隔開,誰知老僧竟也突然轉身變向,衝那一團黃花緩緩走去。

“啊------”的一聲,全場肅殺,歡騰口號頓時化為齊齊一聲驚呼。眾人目光齊齊聚在老僧與那黃花之上。這刹那變化似是隻有張少斌尚未發覺。他仍浸*在初見佛門正宗的激動中。思忖自己隻靠那幾句佛經,便化解了無數煩惱,今天哪怕隻能聽高僧隨便念上幾句,今後也是受用無窮。越想越激動,最終眼淚竟奪眶而出,隻得緊閉雙眼,舉花頓足。眾人皆都收聲,他仍在那裏歇斯底裏,覺得這麼多人喊,自己說什麼也不會有人聽到,當下竟吼起了僅會的幾句經文:“雲何為嗔?嗔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

王立臻在旁見此情形,心中大急,又看張少斌混不自覺,偷偷扯拽他衣襟。張少斌這才睜眼斜睨,本是朝王立臻望去,誰知卻看到一個和藹老僧,雙手合十,緩緩而來。這和尚眉目親和,笑容可掬,一身火紅袈裟映得身後光芒萬丈。少斌一看,當下呆了,呼喊之聲越來越小,漸漸消失。

老僧身後眾人見狀,均是不知所措。碧雪也在人群之中,一看黃花之下竟是少斌,險些暈了過去。

老僧聽這少年口念經文,連連稱奇,走到張少斌麵前一揖道:“這位小施主年紀輕輕,竟能口傳真經,可敬可敬。小施主萬花叢中一點黃,不知是何寓意,老衲方才百思不解,還請賜教。”

張少斌被這一問自然是呆了,挖心掏肺想找出幾句言辭,忽然靈光一現,想起兒時張鐵匠感春悲秋,歌鬆讚柳時的一段話,煞有介事道:“嗯。。。嗯,這個嗎,我春天時看到滿山杜鵑,心中十分喜歡,可春天過去,這些花便凋謝了;夏天我又看到滿樹碧螺花,也是十分美麗,可夏天過了,他們也是凋謝;到了秋天,八月桂花香氣撲鼻,可我還未聞夠,這桂花也要凋謝,九月的大碗菊就要登場了。我思忖,這花開花謝,各領風騷,端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可無論你多麼春風得意,終有凋謝枯竭之時,被別人取代。由此我想,我輩修道之人,不應與人爭一時長短,應學這巍峨三清山,任他四季變幻,我自巋然不動,孕育滿山生靈。”前半段是他聽父親所說,後半句,卻是自己多年來苦思佛法所悟。

老僧一聽大喜過望,連聲向身後眾人讚道:“好好好,沒想到三清山上區區一個小兒,竟能有如此慧根,看來外界多年對淬天門真是小覷啦!”說罷衝張少斌微笑點頭,轉身上山而去。

身後眾人連忙尾隨,王仁普走過張少斌身旁,狠狠瞪了他一眼,心忖你這無知小童,自作聰明,險些壞了我的好事。碧雪見狀心下稍安,知道經他這一番胡亂答辯,至少不會被責罰了,從他身邊走過,竟強忍沒有看他一眼。

插曲過後,頓時又是喊聲震天,一片歡騰景象。少林一眾人被簇擁著向議事大廳走去。

張懷修領著一眾人進了大廳,賓主按次坐定,便朗聲道:“少林高僧德高望重,淬天門諸人仰慕已久。張某早年便想去嵩山拜會,以求點化則個。隻是自任掌門以來,俗世纏身,心願始終未了。今日竟盟觀風大師親自攜眾神僧上山賜教,淬天門上下實在慚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