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鬥寶真題)
這圓方小和尚幫少斌鑒定了真氣屬性,十分驚奇。又覺與少斌頗為投緣,便要傳他自己的獨門絕招。
這圓方自稱是天縱奇才,其實並非吹噓。想他小小年紀就能被選到戒律院修行,還學了少林曆代“持刀僧”才能學的武藝,當然是天賦異稟。少斌聽他說還有秘訣,好奇心大起連忙追問。
圓方道:“禦氣之法,貴在一個“禦”字,駕馭法寶實際上就是駕馭真氣。任你氣勁如何充沛,不會使用也是一場空。控製真氣首先要學會控製真氣的力度,可是這東西無形無影,想運用自如,沒有幾十年的功力,實在是難入其門。”
“不過你要是學了我這個法子,嘿嘿,絕對是妙用無窮啊。”
說罷從旁邊撿起一個燈籠果,在地上畫了兩條線,相距一尺,然後將燈籠果壓在其中一條線上,對少斌道:“你試試將這個果子從這條線上,用真氣打到那條線上去,過一分、少一分都不算數。”
少斌卷起袖子,認認真真試了幾次,都是不成。圓方道:“看我的!”雙指如拈花惹草般的輕輕一彈,那果子竟然像是自己長了腿腳,滴溜溜的向前滾動,剛好壓在線上,分毫不差。少斌看了連連稱奇。
圓方道:“這便是在練習禦氣。大多人每天練氣,除了呼吸打坐,就是對著山石巨物不斷吐氣擊打,以求一擊即破,威力無窮。實不知這種方法練出的氣,能放不能收,純屬匹夫之勇,駕馭法寶也隻是橫衝直撞。用這種方法練出來的高手,多半是天資聰穎,始終都是在憑天賦禦氣,想再上一層樓可就難啦。”
“修道之人中,也有人想用一些方法訓練禦氣的,但是大多不得要領。我這法子,是將真氣強弱反映到被擊打物體的移動距離之上,先練一尺,再練二尺,然後三尺、四尺直到一丈、十丈,對每種力度掌握熟練以後,心中便會自然將真氣一級級的劃分開來,如此一來,哈哈,妙處不用我多說了吧!”
少斌一聽,佩服之情無以附加,沒想到這白胖小和尚竟聰慧至如此地步,實在是不可思議。
圓方續道:“當然啦,你在練習的時候,也不能用燈籠果,駕馭它的真氣太弱。你回去最好做一個十斤重的鐵球,用鐵球來訓練,循序漸進。當你能控製到一丈距離的時候,便算有所小成了。”
說了半晌,圓方突然道:“哎呀,糊塗啦,咱們在這裏玩耍了半天,竟忘記要去那大魚腹內尋寶啦!”
少斌一聽連連稱是,二人忙不迭的跑過去,來了個庖丁解“魚”。
二人其實也不知道到底這東西有沒有藏寶,隻是覺得這麼大的魚,肯定不是凡物。最終還是圓方眼尖,竟在魚腹內找到了兩顆拳頭大的紅色石頭!
這石頭樣子與那燈籠果有些相似,但是卻極為堅硬,不知是如何生成。兩人輪流把玩了半天,也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來,但在這方麵少斌卻算是個行家,說這東西必有妙用,但是需要反複琢磨。圓方當下竟學江湖規矩,決定二人今天便結拜為異性兄弟,這兩個石頭一人一塊,作為見證。這主意雖然出的突兀,但少斌也很高興,於是二人便對石頭起了誓,各取其一收在包中。
隨後又將魚肉剔了個精光,未避免被人發現,連肉帶內髒都扔到了湖裏。剩下的巨大骨骼,十分可觀。少斌對煉製法寶也頗有見識,前頭取了它的迎麵骨,後麵取了它的一根筆直尾骨,其餘大刺也沒浪費,一一取下,用草繩像柴火一樣紮好。少斌道:“這尾骨我看實在是好東西,必有大用,你沒有好兵器,你拿它找到高人,定能給你打造把好東西!這迎麵骨我就要啦,做什麼我也沒想好,先留著吧。其餘大刺,扔了可惜,就埋在地下吧,萬一哪天有用再來拿。”圓方聽說能打造兵器,心中高興。二人合力將大刺埋了,又打掃了一番戰場。
少斌、圓方便這樣坐著,天高地闊的聊了起來,後又挖了紅薯,給圓方吃了一個包了一個。二人越聊越是投機,這大體是因為圓方活潑好動,言語幽默,而少斌大多數時候不善言辭,卻極愛傾聽。說來說去,說道圓方身世之上,圓方沉默不語,片刻方道:“實不相瞞,我本生在武林世家,幼年時家遭變故,賊人惦記上了家傳寶物,竟帶了數名強人,將我捉住,要挾雙親交出寶物,雙親無奈隻得就範,誰知那賊人竟出爾反爾,得了寶物,仍要取我性命,滅我全家。我母親為救我當場喪命,全家老小被殺了個一幹二淨,父親也被要挾擒拿,幸好當日少林觀風大師來我家做客,進門見此情形,急忙施展神通將我救下,趕走了賊人。我父親多年前曾有恩於少林,便托孤於觀風大師,然後一掌打在天靈蓋上,尋我母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