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靠前戰術(1 / 2)

半年前,黑皮逃到了沿海一帶,混跡於沿海港灣中的養殖漁排上。

那時,海上養殖業正在發展壯大,放養黃魚真鯛魚石斑魚等近海魚類的網箱一天天增多,用氈篷搭建的小房間和一格格網箱構成的漁排緊密相接連成一片,就好像海上的大街小巷,蔚為壯觀。

街巷的通道就是那些維係網箱的窄木板,出行的交通工具就是小掛機船或者那種應運而生專事客運的摩托快艇。

養殖業主大多是外地人,有本國拖家帶小在漁排上紮根的,也有東南亞北美等外國人前來投資的。

到此打工的人更是天南地北到處都有,由於打工人員主要負責漁排看管、投放魚飼餌料和捕魚撈魚等簡單工作,並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因此便各色人等魚龍混雜。

這樣一來,問題出現了:打架鬥毆、偷盜、欺行霸市等不法行為時有發生;同時,由於漁排均為木頭塑膠結構,養殖戶日常生活都在海上,生爐子做飯、用電照明等都存在安全隱患,稍有不慎十分容易引發火災。如果撲助不及時,受損的就不止一家兩家,而是緊密相連的整片區域。

另外,不少人家將年幼的小孩也帶在漁排上生活,小孩子喜歡玩水,喜歡看魚,顫巍巍地走在小木板上,一不小心也極容易掉入海中。

海上漁排治安管理一般都歸屬公安邊防部門,由邊防派出所實施。海上漁排剛開始興起時擺放無序,養殖戶報警很難描述出準確位置,人員流動性大,這就給邊防部門接處警、緊急救助、取證等工作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安全管理工作常常難以到位。

麵對這種複雜局麵,濱州市邊防支隊借鑒陸上戶宅管理模式,將海上漁排的擺放重新進行了規範,留出寬窄水道方便小船進出;給每戶漁排都編了一個門牌號,統一用一塊大木板寫上掛在門口,這樣即使遠遠的也能看見,既方便查找,接處警時能迅速找準位置,也方便了養殖戶的對外聯係。

邊防部門還積極與地方政府協調聯係,組織成立了一個海上漁業養殖協會,組織養殖戶中的黨員成立了海上黨支部等機構。同時,在養殖人員中聘請一些年輕人作為派出所的特聘治安員,定期組織治安巡邏、基本情況摸排和開展法製、海上急救等方麵的教育。

這樣,一方麵可以通過協會和黨支部,加強與外地的溝通,使養殖產品銷路更加暢通;另一方麵,通過這些民間自治性質的組織,也有效加強了對漁排和流動人員的管理,安全形勢大為好轉。

黑皮半年前來到漁排後,本以為這是一塊世外桃源,再也沒有人認識他了,打打小工賺點錢,過一天算一天,日子也可以將就著過下去。

誰知積習難改、舊癮複發,黑皮新結識了幾個“癮君子”,相互“交流心得”時,感覺這犯癮的日子委實難熬,於是三天兩頭乘船上岸,濱州海城的到處尋找毒品渠道,還真讓他在海城找到了一個可靠來源。可是還沒等他“舒服”幾天,邊防派出所就在一次例行的治安底數摸排中發現了。

根據他的交代,這二十克高純度海洛因是通過海城一家叫“陸離酒吧”裏麵的人買來的,供貨的人是一個大家都叫他“彪哥”的年輕人。

並且,看那個彪哥的態度,他手裏的貨並不多,而且急於出手,因為當時黑皮在第二次買貨的時候,彪哥曾經暗示他想讓他一次性全部買走,算他便宜點,估計加起來也就三四十克的樣子,但他錢不夠,沒有買成。

這一情況濱州邊防支隊並未掌握,也沒有聽到總隊的有關通報。夏晨分析,這個“彪哥”應該就是他們一直在調查的那個丁彪,他是陸離酒吧裏看場子的,與黑皮所交代的供貨場所也吻合。隻是在以前的調查中,都是將他作為偷渡組織的小馬仔來對待的,後來支隊長肖震讓偵查隊重點關注丁彪,說是他可能還參與過幾起走私。但不管怎樣,從偵查情況看,還從未發現過他有販毒方麵的跡象。夏晨的眉頭緊鎖著,實在沒有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