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蹊蹺的廣告(1 / 2)

進入公司後的這段時間,周雄待於飛相當不錯,平時總噓寒問暖的,還給他專門配了輛小車,供他四處遛達之用;安排了一套麵積雖小五髒俱全的公寓,再沒有人一到月末就猛催房租了。

隻是要他做的事情還是那樣少得可憐,讓他這個總經理助理主要負責聯係海城市的各大紙質新聞媒體,主要是報社,在邊邊角角的地方刊登招聘廣告。同時,印製上萬份的小傳單,雇幾個小阿混到街頭巷尾電線杆火車站汽車站公交車站的到處亂貼一通,貼一張給兩毛錢,每天每人再發兩瓶礦泉水,城管撕掉了再貼,關鍵是要到處可以見到“大鵬外貿大招聘”這幾個字。

廣告上沒有寫單位地址,隻留了一個“林經理”的聯係人和他的手機號碼。於飛曾經問過,周雄解釋說具體都是由吳奇跟外麵辦事處的一個姓林的業務經理具體操辦,隨便他們怎麼弄,叫他也不要管,隻管照發廣告就行了。於飛也就不再多問。

其實這事情好做,紙質媒體這塊聯係一次能管好幾個月大半年的,張貼牛皮癬這玩意兒也輕鬆,現金交易,待遇從優,好多人都搶著幹的。

於總本來還想好好表現表現,顯點交際本事。誰知還沒等他動手,吳奇主要請戰了,說業務對口的事還是由他去安排好了,“於總大人”吩咐就行,不勞親自出手。於飛的具體操辦權被無形中剝奪,他幹脆當起甩手掌櫃,樂得逍遙。

廣告詞早已擬好,都是鼓吹這大鵬外貿公司效益如何的好,隨著業務的擴大是如何的人才緊缺,誠招天下有識之士之類的話,看得於飛頭皮直發麻。

通過這段時間他也看出來了,這家靠製作加工服裝的外貿公司的業務不多,效益上麵並不是很好,每次開會的時候都是聽業務員發牢騷。

原來占滿兩層樓的三個大車間,機器大部分都閑置了,隻剩下一樓的半邊車間還有二三十個工人,每天坐在機床前裁剪、縫製、加工那種加長加大型的所謂專供出口的服裝。一般情況下都是兩三天才運一車貨出去,有時業務多一點,就從周邊的小廠裏調貨,標簽換一個就算作自己的產品了,產品質量根本無法保證。

不過,聽那位長得小巧玲瓏、笑起來眼睛彎彎顯得特別甜的公司財務說,這些領導都不必要擔心,因為基本上每過一段時間,賬麵上都會有一筆資金流入,保障了公司的正常運作。

於飛問她這資金從哪裏來的,她也說不太明白,好像是那位一直未曾見過麵的董事長另外還有其他的業務,那邊大賺,這邊小賠,因此除了那些獎金與業務量直接掛鉤的業務員之外,沒有人為公司的效益擔心。

至於董事長為什麼要維持這個並不賺錢的公司,公司這段時間又為什麼大打招聘廣告,那她就更說不清楚了,因為她年初才到這個公司,時間半年還不到呢,隻比於飛來得稍早幾個月。

再說,由於公司財務經常更換,交接又不及時,以前的一些主要賬目早就不知所蹤了,她哪裏弄得清?

董事長是誰?這是於飛自到公司來後就一直關心的問題。按照陳老六的說法,周雄的後台老板是那個叫“洪哥”的人,周雄是總經理,洪哥應該就是那個董事長了。

如果推理成立,這洪哥應該要麼是在國外,要麼是在外省,那邊業務太忙了,實在抽不出空來理這麼一個小公司,估計來一趟得坐上七八個小時的盤山公路悶罐車再乘飛機轉火車再轉公交383中途下車轉公交766才能到公司吧?不然怎麼會這麼多人都沒見過他?再怎麼擺譜,按常理來講,總得隔三岔五地露露麵、講講話、作作動員,讓廣大勞動人民知道這工資在沒發到手之前到底是揣在誰的口袋裏,知道自己到底在為誰辛苦為誰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