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許久,李建成終於到了每日的終點,長安南城裏的一個鬧市,隻是此時天還太早,路上人不多,不過柳家的早餐攤子已經擺好了。
“柳伯,我來了”李建成一進攤子裏便看見幾個讀書人,自己並不是第一個到啊,看來自古讀書人都有趕早的習慣。
“郎君,當不得,當不得啊”一老漢看到李建成來了立刻迎了上去,這就是綠荷的父親,李建成回長安後沒幾天,綠荷的弟弟柳富貴又大病一場,家中積蓄花去了大半,眼看就該揭不開鍋。
本來李建成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但是綠荷臉上的表情和幾日來動不動走神的情況讓李建成心裏有了個大概,終於套了一番話後他知道了綠荷的難處,苦苦思索半日後給綠荷支了一招,便是現在的柳家早點攤。
這個時代的人還是習慣一天吃兩餐,隻有大戶人家才會在早上吃一點粥羹之類的東西,隋朝這個時候還沒有早點店的概念,李建成決定讓柳家成為第一口吃蛋糕的人,隻是當他說出一竄後世裏早點的名詞後才發現,這個時代連包子都沒有,沒辦法李建成隻能簡化餐飲,最終選定這個時代有的三樣吃食,豆漿、燒餅、油條。
但是就是這三樣簡單的食物,竟然吸引了不少顧客,人們除了對這個早點有點新鮮外也覺得很實惠,特別是一些趕早做活的人,來一碗豆漿加幾根油條,渾身舒坦,最重要的是不花幾個錢,但是就是這一人的幾個小錢讓柳家已經徹底擺脫了困難,而柳家對李建成也是感激萬分。
付出與回報的差值如此巨大也是李建成萬萬沒有想到的,他隻不過付出了一點腦力抄襲了後世的早點攤,本以為隻是緩和一下綠荷家的經濟狀況,卻怎麼也料不到其中帶來的不小的利潤,做生意果然是發家的最好的手段。
柳家現在不僅還清了以前的債務,甚至有了閑錢給柳富貴買一些補品。
“郎君,您可別這麼喊我,亂了身份啊”柳老漢急忙招呼李建成坐下,並仔細的把桌麵又抹一遍。
“柳伯,你又念叨了,大家都是民,哪裏有身份的說法,對了,富貴呢”
說曹操曹操到,剛問完柳富貴就從內屋裏走了出來,“李建。。。”隻是這李建成還沒喊出口被柳老漢一瞪立馬改正,“郎君,你來了,那書呢?”
“怎麼跟郎君說話的!想當初咱家。。。”
“柳伯,你又來了不是,再這麼說我以後可不敢來了”李建成佯怒道。
“是啊是啊,耶耶,你去忙吧,我跟郎君有話說呢”
柳老漢聽到兒子這樣說又惡狠狠的瞪了柳富貴一眼,隨後無奈的搖了搖頭去招呼起其他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