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四年五月,阿莫爾和方斯穀他們終於把新型紡織機製造出來了。
這種新型紡織機打破了傳統的一個紡輪帶動一個紡錠思維,而是由一個紡輪帶動八個紡錠,使得一次隻能紡一線變成了一次可以紡八線的速度。
這種新型的紡織機在工匠們的努力下,已經製造出了二十台,現在這二十台全部安裝在了袁方的紡織廠裏麵。
袁方的紡織工坊現在可以稱之為工廠的雛形,他正是給自己的工廠命名為江南方薇紡織廠,這家工廠是袁方與張拱薇共同投資合作的工廠。
在新工廠開始投入生產的第一天,袁方和張拱薇一同來到地處東郊的新工廠視察。
二人一前一後分乘二輛馬車來到工廠大門口,門口有安保人員守衛,第一任廠長麻文修領著領著幾個廠裏的幾個廂長,在大門口迎候袁方和張拱薇。
廂長相當於車間主任,江南方薇紡織廠目前一共有五個車間,一個是絡絲車間,一個是整經車間,一個是卷緯車間,一個是織造車間。
二十台新型紡織機就在織造車間裏,代表工業革命化的車間就是織造車間。
麻文修向袁方和張拱薇一個個地介紹了每個車間的廂長,織造車間的廂長是個葡萄牙人,名叫安尼,他也是新型紡織機研究團隊的重要成員。
袁方之所以把原先的工坊改稱為車間,那是因為現在的車間比起工坊來規模大了很多,已經不是那種一家一戶式的小作坊,而是一排排的大型的紡織機器,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把大批的工人集中在一起進行生產活動,而且有了很細致的分工,每一個工人隻負責沒有個工位的工作,工人們采取了兩班工作製,機器二十四小時不休息。
這種工業化的生產出的產品很快,而且成本低,袁方正想利用這次變革在南京打一場絲綢貿易戰。
視察完新工廠,袁方就與張拱薇共同商討絲綢原料的問題。
從麻文修和張拱薇兩家綢緞莊往年收購蠶繭的記錄來看,他們兩家合起來的蠶繭也不夠現在新工廠的用量,怎樣解決這個問題,袁方認為,必須提高蠶繭的收購價格,以吸引其他桑農把蠶繭賣個自己的工廠。
張拱薇不同意提高蠶繭的收購價格,他認為,這樣勢必會增加綢緞的成本。
袁方早已料到張拱薇會反對,他已經準備是一套說辭,最終把張拱薇說服了。
上層領導的思想得到統一,行動就有了保障。
很快就要到蠶繭的收購期了,袁方讓麻文修首先給老客戶們派送禮物,老客戶包括張拱薇那邊的客戶,而禮物主要是以養蠶的工具為主,比如籮筐、簸箕、蓑衣、鬥笠等物品。
派送物品的時候大張旗鼓,大肆宣揚,以吸引其他的桑農。
進入六月,開始向桑農收購蠶繭,麻文修遵照袁方的意思,每百斤蠶繭比往年提高二兩銀子,江南的桑農聽到這個大好的消息,紛紛把自家的蠶繭送到麻文修的收購站。
六月中旬,江南的蠶繭遠遠不斷地進了江南方薇紡織廠,紡織廠的第一道工序在絡絲車間,進來的蠶繭首先就被送到絡絲車間進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