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兩百八十四章 金陵風水(2 / 2)

然而有帝王之氣固然可貴,卻敗在北鄰長江,水流湍急,導致白虎位弱,因此南京城五行土缺金,看似是風水寶地,實則不然,乃是不折不扣的次凶之地,因為按五行屬性來看,土代表承載,金代表收斂、規範、肅殺、管理,而南京恰恰缺少規範肅殺之氣。

眾所周知,明朝的開國皇帝是朱元璋,而朱元璋呢,又是典型的火加金命,由於南京水旺火旺木旺土旺,所以朱元璋打的了天下,穩的了民心,縱然南京五行缺金,肅殺之氣過弱,但是朱元璋卻是一路戰場拚殺所得天下,朱元璋金旺便彌補了南京城金弱這一弊病,所以朱元璋可打天下卻也能守住天下。

但是他能守得住,不代表他的後人也能守得住,朱元璋在世時南京城五行俱全,自然無人敢犯,國泰民安,若是讓他多活二十載,必然又是一番太平盛世,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登基稱帝,南京城又變回缺金的屬性,肅殺之氣也隨之減弱,故未過多久就兵變亡國。

熟悉了南京的風水,自然也就明白了為何南京貴為十朝都會,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卻向來王朝短命,多災多難,動輒兵連禍結,遭遇滅頂之災,其經曆的戰爭慘痛,在千年古都之中,堪稱華夏之最。

當然,南京的風水除去先天不足之外,人為的因素也不容忽視,曆史上,最先對南京的“帝王之氣”下手的是春秋時期的楚威王,當年,由他所統率的楚軍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大勝越軍,楚王初到南京便覺此地氣勢異常,於是召來方士一問,方知南京王氣浩蕩,貴不可言,生恐他年會有天子出世奪取江山,便埋金紫山,取名金陵,以鎮王氣。

繼楚威王之後,第二個對南京的王氣下手的則是始皇趙政。(注:作者沒吃錯藥,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在東漢之前壓根兒就沒叫過嬴政,無論是司馬遷所著《史記》還是劉邦之孫劉安所著《淮南鴻列》,皆稱始皇為“趙政”,至於“嬴政”之說,實屬誤傳,作者覺得應當尊重曆史,故還望各位看官多多諒解。)

且說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躊躇滿誌,以為天下形勝唯有黃河之險、崤函之固,隻要銷天下所有兵器,遷六國豪強於關內,便可以掌控天下,使大秦基業萬世不頹,卻不成想,就在這時,有關“金陵王氣”的消息突然傳到了他的耳朵裏 ,始皇大怒,毅然派人截斷方山龍脈,再引淮水貫穿金陵,通達長江,蕩盡金陵王氣,自此之後,這塊帝王之宅就隻剩下幽靜的秦淮河默默流淌,流出了十裏秦淮河,六朝金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