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大仙一定也曾名動天下吧?”
跟大名鼎鼎的張真人套了會兒近乎之後,甄帥這小子又把目光轉移到猥瑣男子身上,笑容燦爛地問了一句。
卻見猥瑣男子玩味一笑:“名動天下可談不上,頂多算是小有名氣,跟他們二位比不得,貧道純陽子,昔日曾是全真派掌門人。”
“純陽子?我怎麼聽著那麼耳熟呢?”
甄帥頓時撓了撓頭,頗有些納悶兒地看了和尚一眼,小聲地問道:“和尚,你聽說過沒?”
“您…您就是被尊為劍祖劍仙的純陽祖師,呂岩?!”
和尚沒顧得搭理他,無比激動地問道。
看來還是和尚有學問,哪像甄帥這個不動腦子的,人家都報上名號了,他還懵逼著呢。
“呂岩?誰啊?我咋沒聽說過呢?”
甄帥摸了摸下巴,愈發納悶兒了。
“那你就去死吧!”
忍無可忍的我暴起一腳將這個二傻子踹到一邊兒,臉上掛滿了驚喜道:“原來是八仙之一的呂祖呂洞賓,請恕我等有眼不識泰山了!”
即便我有著“始皇帝”這層尊貴的身份,對於眼前的猥瑣男子也不敢有任何不敬,對他的敬重,甚至還要在詩仙李白之上,因為若論對後世的影響力,詩仙大人與張真人就算是加起來也遠不及他,咱們先說說他的身份,乃八仙之一,五恩主之一,五文昌之一,全真派五陽祖師之一、鍾呂內丹派代表人物。
同時也是托夢之神、科考之神、文具之神、淘金之神、理發之神,亦有醫神、武神與財神的性質,明說了吧,人家就是無所不能!
據正史記載,呂祖信仰昌盛於唐宋,鼎盛於明清,是民間信徒最多的三位之一,《聊齋誌異》的作者蒲鬆齡曾經說過一段話:“故佛道中惟觀自在(觀世音),仙道中惟純陽子(呂洞賓),神道中惟伏魔帝(關帝),此之聖願力宏大,欲普渡之身世界,拔盡一切苦惱,以是故祥雲寶馬,常雜處人間,與人最近。”
眾所周知,李白乃是以“詩酒劍”入道,其實呂洞賓跟他差不多,“詩酒劍”,那是三樣全占,而且造詣同樣不俗,所以自古以來就流傳著一種說法,說呂祖呂洞賓是詩仙李太白的轉世,以前我也覺得這事是真的,現在兩位正主都見著了,也就當是個笑話了。
熟悉道家文化的都知道,道家,從來都是師父找徒弟,沒有徒弟找師父,你若有仙緣,自然會有仙師找上門來,否則,就是踏遍靈山秀水,也注定徒勞無功,鍾呂一派傳道,更是擇徒而授,挑選弟子之前,必細細考察其根骨,看是否能修有所成,如無修道基礎的,別說交五鬥米,交五鬥金子也不收你。
如此一來,收徒自然不易,一般俗人不但悟性差,還常常認假為真。據說呂洞賓一次到鄉間,見一夥子人正在給神仙呂祖過壽,呂洞賓一看,眾人都在給自己的畫像斟酒獻肉,他想去討杯酒喝時,卻被趕了出來。呂洞賓苦笑道:“獨自行來獨自坐,無限世人不識我。惟有城南老樹精,分明知道神仙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