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陰道:“風澤中罡風極烈,一切物事都難立足,尋常金石之物,進入風澤便成齏粉,唯有須彌山石,才能在風澤中絲毫無損!那罡風對我等倒沒什麼影響,但初生小獸,卻難生存。修煉罡風,必要在風澤之內才行,有了須彌山石,便可搭建巢穴,將小獸護住。”
悟空聽得明白,原來燭陰等來此,卻是為了種族繁衍,如此說來,他們看似凶惡,其實倒是有親情之人呢。悟空想了想道:“如此說來,這卻是一個交換條件了?那人叫你們來此施罡風,回頭送你們些須彌山石……可是如此?隻是動輒上萬年,你們卻也能忍得了!”
燭陰歎了口氣,道:“若非無奈,誰願意在這裏苦守,須彌山石對我族來說,便是延續血脈的寶貝!無此山石,便無風族!”
燭陰這麼一說,悟空對他們倒生出了些許好感,為了種族繁衍而不惜光陰,這也算是難得的壯舉了。
隻是悟空想到了另一件事,便問道:“既然這人有如此多的須彌山石,他是大須彌山的主人,還是小須彌山的主人呢?”
燭陰微微晃了晃腦袋,道:“可不敢斷言,縱然不是二位山主,其他聖人想取須彌山石,也是易如反掌的。”
悟空本來以為,隻有須彌山主才有這樣的大手筆,這樣自然縮小了此界主人的範圍,但聽燭陰這麼一說,還真是不敢斷定。
燭陰尋思半晌,道:“若不是親眼所見,我真不能想象,從這造化貧瘠的洪爐之內,還能修煉出聖人來,可見聖人真乃天賜也!”
悟空暗道,莫說你不能想象,連我自己都不知道這是撞了哪門子大運呢。本以為靈明之境也隻是在這天地洪爐內所向無敵,沒想到在天外竟然也是頂尖的存在。
“你說洪爐之內造化貧瘠,那和天外相比,要弱上幾分呢?”悟空問道。
“幾分?怕是十分之一都不足呢!”燭陰又道,“聖人若是出去,天外世界可就熱鬧了。”
“哦?有什麼熱鬧?”悟空道。
燭陰接著道:“聖人有所不知,天地間四大部洲、八小部洲、二仙山、一仙島,都有聖人掌管。這主管一地的聖人,必要能服眾才行,故而每一地若新出一名聖人,都要和原地之主較藝比試,若勝了,便為此地新主人。”
悟空略微詫異道:“這是說,我若出去,便要打架?”
燭陰吞吞吐吐道:“恕我直言,自我生出來至今,便沒見過新聖人能贏的。”
悟空毫不在意,道:“不能勝,那便輸,又能怎樣?”
燭陰道:“並沒那般簡單,你若輸了,便要為此地主人充作萬年奴仆,才能還複自由之身。”
“竟有這般道理?那我若是……若是不願比試呢?”悟空道。
燭陰道:“你若不比試……倒也不是不行,隻是你勿要在此地停留便是。十二部洲,二山一島,已將天地盡數覆蓋,這些地界都不能入,其實你也無處可去了,所以,也不由得你不比。”
悟空暗道,這不是強人所難嗎?看來這天地間的規則仍是弱肉強食,勝者為王,敗者為奴,遠不如此刻的天地洪爐內仁德寬厚。
悟空道:“你倒說說,天外聖人都有哪幾個,我出去也好見識見識。”
燭陰道:“天外聖人,我所知的,共有二十五人,近年來是否又有增加,我卻不知了。這二十五人中,修士有十二人,妖修十三人,也是大致相仿的。”
“修士?那便是人類了,難道修士和妖修之間還有矛盾?”
燭陰道:“這乃是天經地義的事,無論是人是獸,哪個不向著自家呢?縱是聖人,也有情義的。”
悟空道:“哪個最厲害呢?”
“聖人之間極少比試,常在世間行走的幾個,便是小須彌山主,聖人大禹,麒麟、鳳凰,道教三清,等等。”
悟空聽得一陣眩暈,怎麼天外世界和洪爐之內如此相似,這些人,居然也在天外存在!大禹、麒麟、鳳凰、三清……他們和天地洪爐內的這幾個,又有著怎樣的聯係?
終出天
悟空已經迫不及待要出天去了,他眼望頭頂白色天幕,真有亮出天機棍捅個窟窿的衝動。他對燭陰道:“多謝你了。”
燭陰驚慌失措,道:“豈敢豈敢,聖人能和我說上幾句話,是我三生有幸。”
悟空道:“我出天後若能立足,風澤所需須彌山石,任你取之。”
燭陰聽了這話,激動得雙目流出淚水來,於是將身子一盤,恭恭敬敬給悟空磕了個頭,道:“聖人若真如此,便是我風澤萬世之恩主!”
悟空一揮手,將燭陰托了起來,道:“一字一句,亦有恩惠,我去了。”
悟空尋個洞孔離了此地,躊躇滿誌直奔通天河而來。
聽到了天外之事,他出天的願望更是強烈,那方世界,比天地洪爐之內更加廣袤精彩,但是,這些都不是牽動悟空心弦的根由,他要做的首要事,就是尋出天地洪爐之主。
聽燭陰說,這人也是聖人,而且看他對燭陰的承諾,恐怕地位還不低呢。同為聖人,自己在這些人中間,又能處在什麼位置呢?
瞬間到了通天河,悟空拿出天機棍來,一頭紮了下去。通天之路,通天之門,陣法運轉,悟空隻覺自己又進入了一個奇異的空間中,周圍白蒙蒙一片,空無一物,而自己也僅存清醒的意識,卻看不見自己身在何處。
這一次,比上次通過這裏用時還長,悟空不由得心中暗喜。他已經是第四次通過這個陣法了,前兩次,自己修為甚低,隻是行到半空罡風之中便止,第三次,自己和陰陽已到了陰陽之境,便升到那片反造化空間。這個陣法的玄妙在於,它能按照入陣之人的修為高低,將人送到相應的高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