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陣
大日如來所含之魔念,對如來重要至極,這縷魔念,乃是他立界之前的魔念之根。他使陣法困住大日如來,迷其神智,才能將魔念收回。
如來對自己陣法造詣極為自信,大日如來僅是玄仙修為,絕無可能參透他布下的混沌級別陣法。
魔念入體,如來頓時有了一種充盈感,現在的自己,才擁有了自己完整的道念,闊別已久的魔道同體,再現世間。
但是,麵對悟空,麵對傳承了大須彌山主全部道念的靈明神猿,如來仍不敢有絲毫大意。他知道,大須彌山主的神通,都是和此天地息息相關,論修為,自己怕是不及的。唯一能拚上一拚的,隻有心境和陣法!
如來不信,悟空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參透大須彌山主所有的本事。以他對靈明神猿的了解,靈明神猿對陣法一竅不通,而陣法之道,恰是自己睥睨天地的撒手鐧!
如來之所以要奪小須彌山,其原因有三:第一,如來知道盤古秉性,為人耿直、一諾千金,雖滿腔正義,卻迂腐至極。如來當年用言語將盤古套住,再憑神通真刀實槍勝了他,叫他立下誓言,為自己當了百萬年的獄卒,看住自己魔念。第二,小須彌山上,須彌山石取之不盡,恰是造界的最好材料。如來借用蟲族特異天賦為自己切割須彌山石,造了洪爐之界。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小須彌山上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嶺,此刻他和悟空立足之地,乍看沒什麼特別,其實仔細留意,卻是群山眾嶺萬刃所指,這片大山之中,如來早已布下了普天下最厲害的陣法,這才是他最大的依仗。
如來這一招,賭對了,悟空向來對陣法之道沒有絲毫興趣,他所傳承的道念中,雖有許多陣法奧妙,但悟空心思都放在天罡三十六變上,對陣法根本沒過深研究。
如來見悟空有恃無恐模樣,心中暗恨,若不是他得了大須彌山主道念,此刻哪裏用費這許多事?自己此刻魔道一體,天下已無敵手,當可高枕無憂參研吞噬道念的法門。但是,既然悟空站在了自己麵前,自己就必須過了這一關才行!
修為至此,言出法隨,如來低喝一聲:“陣現!”
悟空站在原地,忽見麵前如來無了蹤影,周圍群峰如長了翅膀一般,飛也似的朝自己壓來,天上聖人也悄然無了蹤影。
這是幻陣?悟空運開靈明雙目,麵前影像又變,山,仍是那山,卻還是不見一人。幻陣中的幻陣?靈明雙目再探,抽絲剝繭般一層層看去,一直看透了七層虛影浮光,這才還複了周圍景物本來麵目。
如來,果然厲害!這陣法若困了旁人,隻怕終其一生都難解開,虧得悟空靈明雙目能看穿天地萬物本質。
而即便看透又能如何,單觀陣法,僅是死物而已,但經禦陣之人操控,變成有靈之物,隻見一座山嶺如刀,無聲無息迎麵朝悟空斬來。
這不是幻術,而是真正的移山搬嶺之術。
觸及真正的神通,悟空自然不懼。他使個移山填海,將這山嶺引開,“轟隆”一聲震天響動,這座山嶺與另一座峰頭相撞,二者同時攔腰折斷,墜入山穀之中。
剛了結了這個,又一座巨峰從頭頂落下來,悟空又使個“鞭山移石”,將這巨峰投入深澗。三十六峰,七十二嶺,似是有了神智一般,接二連三砸向悟空。悟空一邊應對,一邊思索,這便是如來的陣法嗎?這些看似氣勢十足,但對自己來說,真是沒什麼實質性的威脅。
伏羲等人見悟空大展神威,舉手投足間,將浩浩蕩蕩一座小須彌山拆成一片廢墟,個個看得瞠目結舌。
離得近了,都覺悟空神通之力壓迫感極強,隻得遠遠飛到高天之上去觀看。麒麟道:“這便是如來最後一搏了嗎?”
鳳凰卻眉頭深鎖,道:“恐怕不止於此。”
隻見小須彌山眾峰在悟空手底,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塌了下去,到最後,唯有悟空站立的這座最高峰尚在。
這時,如來不知何時已到了山底,他隱遁於斷峰之底,喝一聲道:“陣殺!”語聲剛落,這座最高的峰頭如同一根鐵棍,被人從地底驟然抽走,其速度之快,無與倫比。而峰頭所立之處,赫然出現了一個黑魆魆的洞口,悟空身形懸空,但覺這洞口傳來一股極強的吸力。他這一驚非同小可,這陣法,居然是陣中陣!
陣中之陣,即便將陣法毀去,但布陣之人以此為基,又另成一陣。其實這陣法也並非多厲害,隻要布陣之人手法奇快,能在陣中人未脫出陣法之前便另成一陣即可。
但是,如來能使陣中陣困住真聖境界的悟空,這可實在是神乎其神了。這股吸力,實在是了不得,乃是如來借整座小須彌山之力達成。換句話說,相當於三十六峰七十二嶺一齊壓在了悟空的身上!
悟空即刻使出遊神禦氣、縱地金光、飛身托跡等幾門遁術來,他一時間卻沒想到,這吸力根源其實仍來自那些峰嶺,直到他使出胎化易形來,方才有了一些活動的跡象。而此刻,如來不知何時到了半空,居高臨下遙遙一掌擊下來,悟空身軀難動,不得不接下了這一掌,而身子也急墜直下,落入深洞之中。
一入此洞,悟空但覺墜入一片黑暗當中,但他心中並無半點懼怕之意,憑他此際修為和肉身,天下哪裏還有什麼神通能傷得了自己。但是,自己厲害到這般地步,居然也沒能擒下如來,反而被如來陣法搞得狼狽不堪,真是心中不甘。
如來不會不知道,他根本無法傷及自己,這陣法,怕隻是為了困住自己,隻要自己失去了自由,這天下便沒有人能阻止他繼續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