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嶺、西天靈山、幽冥地府、東海後土娘娘殿、灌江口二郎神處……陰陽神猿成了天地間最忙碌之人,他走了這麼一遭,卻驚異地發現,居然沒有一人問起悟空的去向。但是,眾人目光中黯然神傷,卻是掩飾不住的事實。選擇遺忘,不是欲蓋彌彰,聰明的人知道,遙不可及的相念,莫如相忘。
時侯,仍在不停地飛離,遠到無限之遠,那天地,仍在腦海之中呈現。
也不知他飛了多久,或許是一年,或許是百萬年,或許,是億萬年……
這一日,天地忽有異動。
這異動,來自老莊手中悟空留下的那一界。
如來,忍不住了,他終於出來了。人心再忍,忍不過時光,更殘酷的是,沒有希望……
如來舍了自己心中惡念,舍了無堅不摧的這具肉身,隻將善念逸出。那一絲善念出來之時,這一界如同一個肥皂泡,無聲無息幻滅,連同如來的肉身及一切惡念,煙消雲散。
令時侯驚訝的是,那一絲善念,分明便是大日如來的魔念,這魔念,完完整整,竟成了如來僅存的善念!
倒也難怪,大日如來之恨,盡都在如來一人之身,而此刻,這恨,也隨著悟空留下的那界湮滅無形,存下的,還有一顆本心。
朝聞道,夕死可矣,善念既生,萬念辟易。
老莊攏住這一絲善念,心中犯難,當年靈明離開時,自己答應過他,要為這絲善念尋一個好去處,話說得雖滿,卻實在不知該投向哪裏。
逍遙老莊,忽然放手,喃喃道:“自己去尋!”
這絲善念在空中打了個轉,直奔大須彌山而來。老莊覺得蹊蹺,便在後麵跟上來。但見這絲善念到了大須彌山頂,直接鑽入天地洪爐之中,再不見蹤影了。
老莊大為驚訝,悟空留下的禁製,連他都難以破解,怎麼這絲善念竟視若無形?本心之道,隻有本心知道。
又二十年後,天地洪爐之中,西天靈山之上,景象遠勝從前。有詩讚曰:林遮三寶地,山擁梵王宮,雅幽供樂事,禪堂處處清。高台曇花墜,法壇貝葉生。
端坐法壇之上的,不是別人,正是燃燈古佛。燃燈古佛經意微妙,口吐蓮花,洋洋灑灑說了數日。階下眾僧聽得喜笑顏開,心生敬佛之道。
燃燈講畢,步下法壇,忽見階下站立一童子,甚是麵善。燃燈來在近前問道:“汝是何人?”這童子見了燃燈,先拜了幾拜,恭敬道:“弟子原為迦毗羅衛國太子,名作喬達摩·悉達多,既歸我佛,現下無名。”
燃燈大喜:“好一個善童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靈山以東千裏,一美貌少女如仙女臨凡,足不沾地行在荒路之上。她生得雖美貌,卻神態索然,仿佛對世間一切事物都生不起興趣來。這少女正是觀音座前龍女,她本在洛伽山上靜修,但這一日無論如何也靜不下心來,便辭了觀音,要去凡世行走。觀音也知龍女為情所傷,而今天下太平,沒有哪裏不能去的,便允了她。
龍女伶仃行在路上,也無目的,也無心情,走著走著,到了一處寺院,隻見門前聚了許多人,看模樣似是在那裏辯經。她左右無事,便多看了幾眼,這一看不要緊,當中站著那人,那豈不是她朝思暮想的龍樹菩薩?
龍女也顧不得什麼體統,從人群中鑽了進去,站在近前聽講。龍樹正與人滔滔不絕講經,忽覺一雙妙目緊緊盯住自己,他側目一看,這兩雙眼睛,一經接觸,便再難分開。
龍樹那對手察覺異常,揶揄道:“好個大德高僧,如何被美色迷了心智?”龍樹哪裏管他說些什麼,大步跨前,抓住龍女雙手,嘴唇翕合,卻說不出話來。
龍女兩行清淚流下,口中隻有兩個字:“是我,是我……”
齊天樂
悟空,終於停止了飛離,他落了下來,落在了……大須彌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