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對決!佐佐木小次郎(1 / 3)

軒轅聖印的力量共分為三層境界,分別與三塊軒轅石相對應,即為劍心、劍境、劍道。而每一重境界又劃有兩個階段。劍心期分為地劍和天劍,其一主防,後者主攻,力求以劍禦心,心劍唯一,麵臨萬般招式仍舊迎刃而解,所修行的便是高超的對敵技巧。到了劍境期,隨著自身修為的提升,實力更是會進行一次質的飛躍,便正式步入了劍神和劍聖階段。比之劍心期所注重的戰鬥伎倆,這個階段的力量則在於能量的掌控和爆發。劍神階段主要立意萬劍歸宗之境,彈指之間,施力於方圓百裏,萬木俱灰,亦是家常便飯。而當悟怔達到了劍聖,則追求為天無人上,人無天高。此天人合一之道,亦是修道人眼中夢寐以求的‘金仙’大成造化,當身入此境,可謂萬法歸一。若劍神之力屬於範圍性毫不虛張的外放,劍聖則重於內蓄,每一次的進攻隻襲一處,看似無招無式,確是已同歸自然,以劍立意,劍意生道,無不蘊含毀天滅地之威。至於軒轅聖印最後一重力量則為劍道。此劍道所指無極之道,不僅為劍,乃是萬物眾生所追尋之最高境界。它的兩個階段分別隻有一字,即為‘始’與‘歸’。所謂以始入歸,歸而漸始,此乃為宇宙自混沌中誕生,最終歸為混沌的亙古運行規律。而它的力量即便是軒轅黃帝也隻可窺其一角,未能悟證,更不用說能夠親身體驗一番。

劍道之境,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如今,剛剛獲得第一塊軒轅石的楚風,自然隻是步入了軒轅聖印的啟蒙階段,即劍心期的地劍修為。

地劍,要求心歸大地,每一招式,以地之雄厚堅實立意而發,務必將自我守護做到滴水不漏。雖然應戰時會一直處被動。但長久下來,若能把守住,無論是對手的心態還是精力都會很大程度上下降,偶然也不失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對敵奇招。

佐佐木小次郎的劍法以輕逸及犀利著稱,再加之其所使用的兵器‘長光’雖長,但運作起來時而倒轉,時而回旋,盡顯遊刃有餘,這更憑白增添了幾分詭秘。應對如此高超的劍訣,對於剛入門的楚風來說唯有硬著頭皮頂上,雖然如今他已能召化出軒轅劍,但由於缺乏另外兩塊軒轅石,這把還沒達到半成品的聖道之劍,根本無法發揮神器的優勢,再加之長光本身並非凡物,所以在兵器上兩者相差不大。而戰鬥技巧上,由於軒轅聖印力量的加持,雖然隻是初級階段,但楚風的頭腦已如同一台超級運算電腦,麵對佐佐木小次郎一次次的迅猛來襲,總能在攻勢達到前第一時間自腦海反饋出防守信息,如何硬碰或者閃避,偶爾這種方案甚至能同時湧現好幾種。如此一來,佐佐木小次郎那華麗而又實用的招式,反倒在楚風麵前顯得平淡無奇。但以往習慣運用無雙的超速瞬移來應敵的楚風,失去了趙雲及創世者九星之一的能力後,此時作戰偶然也會力不從心,加上戰鬥經驗仍舊不足,有時腦子裏明知道如何躲閃,但出於速度上的劣勢,往往身體尤閃不及。這樣一來,楚風身上多處地方已經掛彩,但大多都為內傷。

重生後的佐佐木小次郎是高傲的,正是這份高傲挽回了楚風一條命。因為從交戰開始,佐佐木小次郎的長光一直沒有出鞘,因為對於他來說,長光出鞘就意味著從未降臨人世的真正燕返之絕現世。而‘燕返’永遠值得佐佐木小次郎用生命去捍衛,對於他來說,這個世上已經沒有人值得他動用此招,因為燕返所窺探的奧秘,絕無生魂可以抵抗。保守燕返的秘密,獨自一人享有以及占有它,是佐佐木小次郎所要維護的最大尊嚴,亦是他生命的全部意義。

這份羈傲雖然令人震撼,但無疑,並不能為他換來勝利。當年嚴流島一戰,敗於宮本武藏之手便是現實的寫照。

此刻,在軒轅黃帝的耐心指點下,楚風比起對戰初期的狀態明顯好轉,避開佐佐木小次郎的來襲也越來越得心應手,雙方交戰一個時辰後,楚風對於地劍的領悟程度已達到另一個新高,雖算不上徹悟,但已經將防守做到近乎完美,正如大地般,雖廣闊無邊,但寸寸厚實,無懈可擊。

當佐佐木小次郎發現越來越難找出對手空擋,內心不由一陣驚異。因為如今眼前之人已失去了趙雲的力量,而與他交戰初期,也果不出所料,給人的感覺如同一個剛接觸刀劍的小孩,唯一的形容詞便是弱!太弱。那時的佐佐木小次郎內心已存一種戲耍心理,坦白地說他隻打算動用一成的力道將其擊敗。但漸漸的,對手似乎正在被某種東西瘋狂哺育著,實力不斷增強,迫使佐佐木小次郎的應敵力道從增為三成,再到五成......雖然這個過程中,對手也受過為數不少的打擊,但長光鋒芒已被掩蓋的情況下,加之他總能在危難關頭擺出幾個奇怪而又精準的動作,以此借力卸力,身上竟也無大礙,甚至從中幾個絕妙的抵禦,連佐佐木小次郎也驚歎不已。而現在,佐佐木小次郎已對楚風用上了八成的力量,但對手一直隻守不攻的姿態,令佐佐木小次郎的止水心境已經波瀾湧起。加之其防禦越來越顯沉穩,勢必滴水不漏。這一刻,小次郎已決定用上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