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彌月算是個聰明人,她師傅不在,這梨歌館的事情全權由彌月做主。也不知道她是從哪兒打聽到了莫老夫人的喜好,撿了一曲《小拜年》來演。
雖然是清清淡淡的唱腔兒,但因為這出《小拜年》是講的出嫁了的女兒各自攜夫回家拜年的熱鬧滑稽戲,倒也著實熱鬧。
莫老夫人上了年紀的人了,就喜歡看這種熱鬧戲。
寧姐兒看的無聊,就問彌月:“可還有別的劇目?”
彌月就道:“有個新排出來的,叫做《風月女俠》的,是師傅上個月從外頭聽來的。聽說是京城裏頭的濟北王寫 的,京城那邊都傳瘋了,這都流傳到咱們平城來了。師傅覺得這出戲不錯,就找人要了本子,奴婢們就在家裏排了幾次。”
莫茹萱也跟著來了興趣。
她們這些女兒家,長年累月都被關在家裏頭,除了去別人家串門或者去外頭進香,是哪兒也去不得的。更不要說在外頭的酒樓茶肆裏聽曲子了。
雖則世家豪門們都流行在自己家中養了女孩子唱戲,但卻沒有哪個世家會允許自己的子孫去從事這種不正當的行當,因此,若是有那世家子寫了什麼折子戲,流傳出去,有那寬容的長輩會笑罵幾句,這世家子的本子被伎子唱出來,別人也會讚歎這世家子是個風流才子,坊間得個好聽的花花名頭兒。
但有那板正的長輩,卻不會容許自己的子孫成日裏混跡在勾欄瓦肆中,名頭被妓子們口口相傳,認為這是對家族的一種莫大的侮辱。因此,也沒有哪個世家子是真正會靜下心來寫一本折子戲的。
可這世間就是有那麼一兩個例外,這例外還不是出在普通的豪門中,而是出在了天子皇家。
永安帝一共有十二個兒子,除了前些年病死的大皇子並在繈褓中夭折的九皇子、十二皇子,現如今還活著的有九位皇子。
二皇子景王江慕穎性子淡泊,醉心書畫,如今在翰林院任職。三皇子武王江慕赫性子耿直,愛武成癡,其母妃誠妃娘娘出身武將世家,本身就會一手好拳腳,武王在誠妃娘娘的影響下,自小習武,如今管著兵部。
四皇子河清王江慕皓前年因為從馬上墜落,如今癱瘓在床,聽說現在脾氣暴躁的不得了。
同樣在那次驚馬事件中斷了一條腿的七皇子蘭溪王江慕墨倒是生得一副好相貌,可惜了,如今瘸了一條腿,做儲君是遙遙無望了。
而五皇子江慕旭就是喜歡寫折子戲的濟北王,隻要是提起濟北王的折子戲來,那些勾欄瓦肆的人沒有一個不稱讚的,坊間聽說哪出折子戲是濟北王寫的,都擠破了腦袋想去聽。這濟北王倒是個不折不扣的梨園英雄了。
六皇子便是南安王江慕寒了。八皇子福王江慕檀不苟言笑,如今管著刑部。十皇子英王江慕省生母身份低微,但是英王自己爭氣,於政事上很有一套,如今咱管戶部。
十一皇子江慕琛年紀尚小,還未曾封王,如今還住在宮中。
除了三皇子武王江慕赫如今鎮守邊疆,被放逐出京城到封地來的就隻有南安王了。
說起濟北王江慕旭的折子戲來,就連深居閨閣的莫茹萱和寧姐兒也都感興趣了。
莫茹萱便問彌月:“是講的什麼?”
彌月想了想,才道:“說的是一位母親早逝的女子,父親是武館的先生,這女子自小也會一些功夫在身上的。一次她爹爹在外救了一個差點死於山匪刀下的書生,將那書生可憐,就將書生給帶回了家中。”
琥珀就笑道:“定是那小姐和這書生一見鍾情,卻不容於世俗禮法了。”
“要是單單隻是這樣,那可就無趣了。”莫茹萱搖了搖頭。
“正是,濟北王的戲可沒有這麼無趣的。”彌月笑道,“書生在武館裏養好了傷,聽其說起身世來,原來這書生父母雙亡,是鄉裏鄉親湊夠了銀子送他去京城趕考,沒想到半路遇到了山匪,銀子沒有了不說,一條小命還差點丟了。
這武館的先生就看這書生可憐,留下書生來,供他吃穿,供他讀書。書生也知道感恩,和這小姐日久天長的,就互相有了那不可說的心思。日子一長,就讓武館先生給看出來了。那武館的先生也不是迂腐的,覺得這書生的品相還不錯,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書生,隻等著書生進京趕考回來就成親。
後來書生進京去了,武館先生卻生了重病,不過幾個月就撒手人寰。這小姐就成了孤零零的一個人,成日家在家中等著京城的消息。可是一等就是兩年,卻始終沒有這書生的消息。小姐想著,是不是書生有了什麼不測,就想要去進京找這個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