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H][國學故事][HT]
在唐代有一個很著名的風水師,他名叫舒綽,精通五行術數,在當時譽傾海內外,名振朝野。當時在朝高官楊恭仁吏部侍郎,想把父母之墳改葬到長安京師附近,便於祀拜與管理,便請了當時聞名海內的相地高師五、六人,舒綽自在邀請之列。
這些人都是當時有名的風水大師,楊侍郎無以辯別誰為真正的高手,於是就付銀兩給每一位地師,讓其各自為其父母尋地,一月後回府聚會並彙報。於是各位大師便分頭行動,一月期滿大家回到府中,大家都獻上佳穴,各抒己見爭執不下,於是大家一同登山觀穴,五、六處各有利弊,大師們理法並施,談天說地無人服眾,楊侍郎也無法定奪熟是熟非,回到家中正在苦悶,忽聽師爺說道:“大人何不如此這般”,聽言後,心中暗喜,便叫來幾位親戚,連夜趕往京師地師們所點之穴位,開穴一尺許深並取土一包,並把地理地貌統統記錄在小本之上,連同小本一起密封起來,運回家中,楊侍郎作好記號後,把記錄小本藏起來,並在後花園的地下也取出一包土混在其中,爾後叫來幾位風水大師,讓他們根據鬥中之土,把所取土之處的地理形勢和地形地貌解說出來,並說明此地是否佳穴,能發富貴否與及房分情況等,以便與原記錄作比較。
在後來的分析中,其他幾位大師均不得要領,隻有舒綽一人認為幾包取回之土中,有三處可以作穴,並定下發富貴的層次與房分情況利弊等,最精妙的是他所描述的地形與小本上所記錄的實際情況全部吻合,並對後花園所取之土,作過一首較滑稽的詩“黑中見青有霧雲,氣貫二孔草叢生,此土葬下先人骨,一嗅到底傷後人,此土潤濕養花根”。其他幾位風水師見舒綽有如此神術,無不驚歎,自愧不如,帶上楊侍郎的酬金,不聲不響地走了。待別的風水師走後,舒綽對楊侍郎說道:“我選定的那塊墓穴,在開井五尺深以下會有穀物,若你能得到一鬥穀物,便是富地了,能保楊侍郎一家世代富貴官至公侯,楊侍郎對於舒綽的風水技術已是十分折服,聽完此話後,當即與舒綽一道前往京師,來到舒綽所尋的穴地,令人往下繼續開穴,當挖至七尺深時,發現一個小孔,再輕輕挖開裏麵有近二尺方正大的穴洞,穴洞裏麵有七、八鬥之多,外形很似穀類之物。楊侍郎目睹此景佩服得五體投地。於是楊侍郎遷葬了父母之骨於此穴之中,後來果應世代富貴,並出了楊家將忠烈之後。
[BT2]卜筮必用的工具書
[HTH][國學常識][HT]
靈棋經是中國唯一一部完整、係統地記述古代雜卜的著作,它對後代術數中影響最大的簽書的產生和發展開辟了路徑。靈棋經共分二卷,一百二十五卦,傳說是黃石公傳授給張良,後來東方朔掌握了其術,才流傳於世。靈棋經以棋為卜具,卜棋成卦,卦有繇辭。它標誌著中國卜筮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在此之前,中國卜筮所用的工具全部是帶有靈氣的自然物,如龜甲,蓍草,竹枝等,而靈棋則是人類自造的靈物。靈棋經的卜法極為簡單,卜具是一麵刻有上中下不同字樣的棋子,共十二枚,上四枚,中四枚,下四枚,不刻字的一麵為镘。占卜時隻需將十二枚棋子隨意一擲,即可成卦,然後根據書中的繇辭和注解判斷吉凶。
[HTH][國學故事][HT]
北宋時期,誕生了一位叫謝石的術人。當初,他時常出入皇宮為皇帝及皇室人員測字,至於當朝大臣及王公貴族、以至庶民百姓各色人等紛紛求測者更是不計其數。在宋高宗時代,曾被皇帝召見於宮中測字。當時,宋高宗書“春”字命其一測。當時的中國朝庭,正值權臣秦檜當政,滿朝上下皆畏其權勢而任其妄為莫敢多言。謝石當下凝神觀字,緩緩稟奏道“聖上所書春字,上半部秦頭太重,以致壓日無光。”
高宗聞聽此言,慘然不語。後來,權臣秦檜得知了此次測字事件後氣急敗壞,暗中弄權將謝石放逐於嶺外蠻夷之地。由此則真實的故事,可以想見我國古代術士的氣節。寶通放眼當今天下,同時具備大智慧和氣節之士,已然寥寥無幾。話說當時謝石為高宗測字,因為直言不諱,所以觸怒奸相秦檜,直落得被流放異鄉的命運。而這種命運,謝石早在宋高宗召見他之前,已然對人談及。古代術士,頗具儒家風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愛憎分明之心甚強,仗義執言之心亦強,所以明知有禍而不避。
謝石在放逐的旅途中,某日忽見一人在山腳下立了一塊測字招牌為路人測字。謝石不禁詫異,心想實在有趣,當今天下難道還有比我更精於此道的嗎?當下書一“謝”字求測。隻見對方掃了一眼,不緊不慢道:“寸言中立身,想必是術士。”謝石大驚,又不假思索地書一“石”字求測。對方看後,皺眉緩緩歎道:石遇卒為碎,石逢皮為破,這次遠行怕是有去無還。
謝石聞聽此言,頓時大驚失色。原來,押解他的吏卒正好與石字組成碎,而此吏卒偏就姓皮,如此,破”二字恰為當下本人的真實寫照,實在是定數難逃。不過,謝石畢竟是名震天下的測字大師,他在震驚歎服之下說:“你寫一個字,讓我來測一下。”對方起身,哈哈一笑,轉瞬遁去。
[BT2]京氏以易幹政
[HTH][國學常識][HT]
《京氏易傳》是京房的易學著作。京房,西漢學者,本姓李,字君明,東郡頓丘(今河南清豐)人。京房從當時的名流焦延壽學《易》,深得焦氏《易》學“真諦”。他把焦延壽以災異講《易》的做法推向極端,到處宣講,以之幹政,使《易》學此一流派在當時聲名顯赫,對後世影響極大。把災異與政治相聯係,這種作法並非始於京房。京房的“創新”在於,他把這種聯係置於《易》學框架之內,從而令人耳目一新。但災異與政治之間並無因果聯係,要想以講災異幹政,就必須對當時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麵格局有一定了解,洞察其發展變化趨勢,能夠做出比較準確的預測,再把這些預測與自然災害、反常天象結合起來,使人接受。
[HTH][國學故事][HT]
公元前45年,京房被推薦為官。在前一年的二月出現了月食和日蝕,三月出現了大雪,九月就出現了大霜,導致天下出現饑荒。這年三月,再次出現日蝕。朝野震動,皇帝劉爽責怪自己,並且想天下出詔曰:“我知道虞王時法刑不施,但是百姓安樂,殷周時用法來治理天下,天下太平。現在我繼承了高祖的基業,不能有半點馬虎,要整天擔心百姓的疾苦。可是,近來天災不斷,百姓困苦,這是我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所以我感到很慚愧。現在大赦天下。”
盡管朝廷采取了一些措施賑濟災民,可是自永光至建昭年間,自然災害仍連續不斷。在此期間,京房數次上疏,預言災害降臨時間,近則數月,遠則一年,而且是“屢言屢中”。皇帝聽說後很高興,就多次召見京房,詢問災變原由和救災辦法。於是,京房就依董仲舒《春秋繁露》所言,上奏說:“古代的帝王以功舉賢人,則天下安泰,所以皇上應該讓百官都做出一些成績,這樣才能消除災異。”皇帝聽了很信服,於是就命京房主持考功課吏事,與公卿朝臣會議。會議結果,“其他人都對京房不滿意,不讚許他的考核,然而皇帝仍支持京房,並令他全權主持其事,在全國推行。當時,由中書令石顯把持朝政,事無大小都要先向他彙報。石顯對京房不滿,趁機上疏試圖把京房排擠出朝廷中樞。元帝接受了石顯的建議,讓京房出任魏郡太守,以考功來治理郡縣。京房離京後,石顯等借機羅織罪名,最終竟將他置於死地。
[BT2]麻衣相法
[HTH][國學常識][HT]
《麻衣相法》主要是從人頭發、額頭、眼眉、眼睛、鼻子、嘴、下顎等形狀和特征來預測一個人的命運和一生的富貴榮辱。而且它多帶有神秘和虛假成分,如寫到顓頊額闊 如盾牌,帝嚳的牙齒成片,帝堯的眉生八色,帝舜的眼睛有雙瞳仁,大禹的耳朵有三個大窟窿,成湯的胳膊上有兩個肘,周文王有四個乳,武王不抬頭眼睛就可望到天,等。《麻衣相法》還從人的眼形來分辨善與不善, 眼形宜長、宜秀,這種眼仕途坦蕩,高官厚祿。這種眼的人稟性聰慧,正直善良。眼形怪黠,說明這個很奸詐;眼細深長,稟性邪狹;雙眼暴赤,無情寡義。
[HTH][國學故事][HT]
漢高祖劉邦出生在江南沛縣的陽裏村。劉邦年紀漸大,不從事耕稼,好吃懶做,不務正業,每天遊來蕩去。太公見他年長無成,就罵他無賴,連衣食都再不願給。劉邦弱冠後交遊漸廣,有人教他學習吏事。他一學便會,不久便當了泗上亭長。因此常與一班縣吏互相往來。其中最投契的是蕭何、曹參、夏侯嬰等人。但劉邦一直娶不上媳婦,私下免不得許多惆悵。鄉裏因劉邦向來無賴,誰也不願將女兒嫁他。這時南沛縣中來了一位呂公。呂公避仇來此,他擅於相麵,覺得劉邦不同尋常,就把女兒呂雉嫁給了他。鄉人聽說此事的,都傳為笑談,嘲笑呂公的愚昧。
婚後數年,呂雉生下了一子一女,即為後來的惠帝、魯元公主。秦二世元年,秦廷令各郡縣遣送罪徒至驪山築始皇陵。沛縣令讓劉邦押送罪徒前行。在大澤中,他酒後放了諸罪徒。不敢再回沛縣,自入芒碭山間避禍去了。芒碭山是幽僻的地方,峰回路轉,穀幽林冥。劉邦隨處遷移,蹤跡無定。不料呂雉卻帶著子女,一下就找到了劉邦。劉邦驚問原委,呂氏說:“無論你避在何地,上麵總有雲氣蓋著,妾善望雲氣,所以知道你在哪裏。”劉邦聽了之後心裏十分高興。
[BT2]柳莊相法
[HTH][國學常識][HT]
柳莊神相也是一種相麵術,它是明代術士苑烘撰,在民間影響流布很廣。袁珙字廷玉,勤縣人,天生有異常的稟賦,為人好學,擅賦詩。曾遊於海外洛珈山,遇到一位叫別古崖的僧人,跟隨他學習了相麵術。
[HTH][國學故事][HT]
袁珙出遊時,遇到好友陳泰,項昕,沈博,鄭文祖等人。袁珙說陳泰額上有黑氣,日中之時將被罷免;說項昕下巴有魚鱗紋,不出三日,家中將遭火災;說沈博中部有紅白之氣,點點如梅花狀,三月之內父親會去逝;說鄭文祖眉間和山根有紅氣,夏秋時當到南方做官。
當天,陳泰在中午時被糾退,項昕第二天家中遭了火災,沈博三月後父喪,鄭文祖調為福建帥府史。
李誌、堅不花,勃術魯音,普頹達失,史銓等請袁珙相麵。袁珙說:“李大人鼻側氣色慘黯,將在數日會死掉;堅不花額頭色紅,很快會遷官到南方;勃術魯音口有氣光,但是麵上有青黑氣,將在三百日內死亡;普頹達陰位微紅,說明要升官了,但是不好不要遷移,否則就是壞事;史銓麵部有黑氣和白氣,二十天內就會丟官。 後來,李誌在第二年正月死去;堅不花三次遷官,都在南方;勃術魯音到期而喪;普頹達丟了官,不久複職,後寄死在野外農家;史銓辭官在家。南台大夫普花帖木兒從福建去見袁珙。袁珙說:“你的眉間有赤氣,到任後會被人奪去印,但是你守正秉公,一定會名垂後世。”普花帖木兒到了越州,果被起義軍張士誠逼取印綬,最終戰死。
一次,袁珙見江西副憲程徐,說:“你額上有黃紫氣現,3年內有兩件喜事。”程徐一年後拜兵部侍郎,升尚書,在明太祖時為吏部侍郎。劉仁本,張啟源,鄭文寶,丘楠等請袁珙相麵。袁珙見劉仁本清中有濁,張啟源濁中有清;對鄭文寶,丘楠說:“你們不到十年之內都會官居二品,而晚年要被遣謫。”其後,幾人被授樞密院副史。明太祖初年,張啟源和鄭文寶被殺,劉仁本死在獄中,丘楠也被謫貶。
[BT2]星命溯源
[HTH][國學常識][HT]
《星命溯源》又名《星命淵源》,共五卷,書中主要是講張果的星命觀和星命技術,以及五星相生相克、五星守命、煞星守命、七政團次喜忌、四飲陽次喜忌、七政四餘入格真偽、十二宮守照活變看法以及論十二宮(即命、財帛、兄弟、田宅、男女、妻多等十二官等。
[HTH][國學故事][HT]
張果就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武則天時期,朝廷召他出山,張果老就在廟前裝死,時值盛夏,不一會,他的身體腐爛發臭。武則天聽後,隻好作罷。但不久就有人在恒山的山中再次見到他。
唐玄宗數次召見他,求長生不老之法。唐玄宗見到他老態龍鍾。就問:“先生是得道之人,為何發疏齒落,老態龍鍾 ?”張果老說:“我沒有什麼道術,所以才變成現在的樣子,實在令人羞愧。不過今天如果把這些疏發殘齒拔去,不就可以長出新的出來嗎?”於是便在殿前拔去頭發,擊落牙齒,玄宗有點害怕,忙叫人扶張果老去休息。一會而張果老回殿,果然容顏一新,青鬢皓齒。於是當時的達官貴人們都爭相拜偈,求教返老還童的秘訣,但都被他拒絕了。
有一次,唐玄宗去打獵,捕獲一頭大鹿,此鹿與尋常的鹿相比,稍有差異。廚師剛要開刀宰鹿,張果老看見了,就連忙阻止,說:“這是仙鹿,已經有一千多歲了,當初漢武帝狩獵時,我曾跟隨其後,漢武帝雖然捕獲了此鹿,但後來把它放生了。”玄宗說:“天下的鹿很多,你這麼知道這是古時的那頭鹿呢 ? ”張果老說:“武帝放生時,用銅牌在它左角下做了標誌。”於是玄宗命人查檢。果然有一個二吋大小的銅牌,隻是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了。
[BT2]神秘宣幻的法術
[HTH][國學常識][HT]
法術就是一些人儀式使鬼神降臨人間,驅邪避凶的方法。《詩經·大雅·崧高》雲:“維嶽降神,生甫及申。”古時,出現災難有人生病,則請巫師作法,旋轉跳躍,自稱神靈降身,以神的口吻說話,預測吉凶,或者給予攘除。
[HTH][國學故事][HT]
張遂幼時家裏很窮,他的鄰居心腸很好,經常接濟他。後來,張遂受到皇帝李隆基的禮遇,在朝中很有地位。有一次,鄰居的兒子因殺人被判罪,將要處決,鄰居隻好來向張遂求救。張遂很為難,說:“你兒子犯了國法,我可沒法徇私情。”鄰居聽了之後,氣乎乎地走了。
張遂看對自己過去的恩人無法相幫,感到十分愧疚,可他又確實不敢徇私枉法,於是他決定用法術來幫忙。他在渾天寺讓人騰出一間屋子,搬進一隻大甕,又悄悄找來兩個做工的人,對他們說:“從明天下午開始,你們在後院作坊的廢園子裏埋伏好,看到有動物進來,就上去把它們捉住,一共七個,一個都不能少。跑掉一個,當心挨一頓鞭子。”那兩人就在廢園子裏埋伏,到太陽落山時,果然不知哪兒來了一群豬竄進園子,兩人七手八腳把這些豬全捉住放入甕中,正好七頭。一行用木板將甕蓋好,以神泥封口,並用朱筆在上寫了一些咒語。
幾日後,皇帝李隆基招張遂上殿,對他說:“太史官來奏,昨夜天空中不見了北鬥七星,這是什麼征兆?”張遂說:“過去後魏的時候,曾經發生火星不見的事。這次發生帝車不見的事,可是古來沒有的。一般來說,代表草民的星不在其位的話,可能會有水旱霜凍的災害;現在居然連帝車都不見了,恐怕於國家不利。”李隆基忙問:“你有什麼辦法解救嗎?”
張遂說:“隻要陛下做件盛德的大事,就能感動上天的。”李隆基問:“怎樣盛德的事才夠感動上天呢?”張遂說:“大赦天下。”隨後,李隆基宣布大赦天下,很多罪犯被無罪釋放,鄰居的兒子也得救了。張遂隨後去寺院破解了自己先前的法術。第二天傍晚,太史官上奏北鬥星又全部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