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節:民國(結局)(1 / 2)

當陸遜將未來的國家製度說出口後,曹*、劉備、以及孫策及他們的手下都驚呆了。雖然周瑜曾聽陸遜說過皮毛,但是當陸遜這一次詳細道出來後,仍超過他想象中的太多。

現在是個微妙的時候,漢獻帝已死,大漢已無君主。陸遜這次雖然急了一點,但目的就想在場上這幫人的心中留下點東西,至於以後的結果怎麼樣,陸遜暫時還不打算考慮。

孫策還好,因為這結義二哥曾經明言要支持他。而曹*和劉備呢,陸遜在賭,賭這二人會不會因為自己的這番演說而放棄心中的欲望。“有法律去約束國家的當權者,百姓有選舉和罷免的權力。”曹*正在反複思索著這句話。他從小就有過出將入相的夢想,如今已經實現,他喜歡手中握著權力的感覺,那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掌握別人命運的感覺讓他癡迷。漸漸的他有些迷失。曾經有過為百姓謀一福祉的理想隨著實力的越來越強,權力的越來越大而有些改變。如今陸遜的一番話曾讓他警醒了些。

就在場上的所有人都在沉默沉思的時候,曹*身旁的荀彧站起身來對曹*跪下道:“主公,請恕罪,荀文若恐怕無法在你身邊效力了。”曹*:“文若,這是為何?”荀彧:“聽了剛才陸伯言的一番話,文若突然覺得那就是我曾經追求的理想。當初為主公效力,是覺得主公是個心懷萬民的人,可是聽過陸伯言的話後,荀彧覺得即使能幫助主公奪了天下,終免不了王朝更替的輪回。因此,荀彧想實現一下伯言所說的那種比君主專製更好的製度。”

曹*聽荀彧說完後,鬆了口氣道:“文若無罪,不隻是你,就連孤也有些動心。我想問一下陸伯言,你說為什麼我中華千年來朝代更迭。”陸遜:“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如果曹*大人出生在一個農民的家庭,你辛苦了一年得到的收獲要拿出大部分上交,而所剩的根本不夠糊口。若那樣你會怎麼辦。”曹*生於大族,從小衣食無憂,又怎會回答得出來。陸遜:他們勤勞能幹卻不夠養家糊口。由於製度的缺失,再加上當權者不知體恤,百姓沒有活路才會造反。利用這種趨勢,野心家登高一呼,揭官而起,自有百姓響應,之後就是朝代的更迭。若百姓豐衣足食,誰會造反起事。所以若更換製度,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人與人之間一定要平等。”

這一次的陸遜的演說和對話不隻在場的曹劉孫三方,就連整個吳郡的百姓也都聽到了。利用電波的傳遞,再有現代器材的陸遜手中,小事一樁。陸遜的這次演說在民眾所起的波瀾暫且不提,單是聽到這次演說的百姓心中會思索他們以前製度下的生活方式和陸遜所描繪出來的生活方式的優劣,人都喜歡向往及追求美好的、自由的、對自己有利的生活。

曹*和劉備帶著手下人走了,陸遜在等待,等待這兩方諸侯對新製度的支持以及反對。除了等待,陸遜還需要給孫家的眾人一個交代,孫策和周瑜自不必說,這兩位結義兄弟先後表明支持自己。要交代的是張昭、顧雍、朱治、等大族以及孫家的全部同僚們。

吳王宮殿的議事廳,孫家的群臣都已到了,能來的都來了。吳王宮殿的議事廳裏的兩旁幾乎站滿了人。所有的人都在瞧著站在正中的陸遜。陸遜的演說,他們都聽到了,但是陸遜還欠他們一個解釋。

陸遜:“我的主公,我的叔伯兄弟、好友、同僚們:我們一起為了孫家的事業而一起拚搏,一起立下汗馬功勞,現在我依然與你們是在一起的,我並沒有舍棄與背叛你們。

人是有理想的,或大或小,或崇高,或平凡,但無非是想讓自己及家人能幸福。人有為自己爭取幸福的權力,這是任何人也不能阻止的。而現在我要做的是使天下的人都像我們一樣能幸福。在這個幸福的國度裏應該沒有饑餓與貧窮,應該沒有戰爭。現在我們應該建立這樣的國家,不隻是為我們,我們的家人,而是為了全中華的人。

我說過,君主專製是個落後的製度,它取決於當權者的品質。否則秦不會二世而亡,漢不會分崩離析。為了使我們建立的幸福能永久的傳遞下去,一定要改變製度。還有我希望從此不再有士、農、工、商的高低之分。我們之間都應該是平等的,哪一個也不可或缺。我們同僚中有很多是從農、工、商、這樣的家庭中出生的,但是他們一點也不差,通過自己的智慧與雙手,為孫家為他們自己帶來了令人驚羨的榮譽。人隻有能力的差別,而不應該有身份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