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 殷錦芙回到瑤華院之後, 早已吩咐丫鬟備好了許姝愛吃的點心。又特意拿了今年南邊新進貢的君山銀針。
殷錦璿殷錦怡兩姐妹也來湊熱鬧了, 隻她們沒想到, 嫻姐兒也會跟著來了。
殷錦璿是藏不住話的, 滿臉孤疑的看了一會兒嫻姐兒之後, 她難掩嘲諷道:“三姐姐, 這自打萬壽節太後娘娘下了口諭,讓姐姐往慈寧宮去小住些日子。妹妹還以為,姐姐怎麼著都得住到開春兒才回府呢。沒成想, 萬壽節將將過去,姐姐就回來了。姐姐這麼做,不知道的人還以為, 姐姐也學會避嫌了呢。”
萬壽節已經過去這些日子了, 可鄭太後卻一直都在靜養中。這京城誰不知道。原她也沒想到,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竟然又被翻了出來。之前吧, 雖說成元帝對鄭太後心裏不喜, 可到底麵上還算是恭順的。可如今, 這慈寧宮的懿旨, 早已經成了笑話。
這虧得是五王妃早早就病逝了, 否則, 少不得往宮裏去侍疾,可她身份尷尬,到時候還不定有什麼罪責呢。她倒是輕鬆了, 可真是苦了如今的側妃林氏, 她比五王妃小幾歲,當時成元帝還未登基,她在府邸可謂是出盡風頭,都快要把五王妃給壓過去了。若當年登基的是五王爺,而非如今這位,怕是這林氏,怎麼著都得是貴妃之尊。
可蒼天不長眼,當年先帝病逝太過突然,王爺又因為有公、務在身不在京城,一夜間,王府岌岌可危。那是個闔府不眠的夜晚,女眷們哭哭啼啼的,誰都不知道,到底生路在哪裏。
數十個夜晚就是在這戰戰兢兢中度過的,之後又聽聞有人擁立王爺,聖上給王爺足足十次八百裏加急,王爺都沒奉召入京。
又過了約莫半個月吧,她們終於把王爺盼回來了。原以為懸在她們頭上的刀、子終於是落下了,可誰知,這才隻是開始。聖上或許真的怕天下人罵他不顧兄弟手足,確實是給王爺留了一口氣。可王爺那樣的性子,卻一直被拘在京城,這和圈禁又有何不同。
而這些年,府邸的諸位姐妹,都未能給王爺誕下子嗣,不是滑胎就是生下來是死、胎。如此幾年過去,每次她們侍寢之後,王爺都會賜下避子湯。
王爺無子,王府又四處是聖上的耳目。林氏本也斷了任何的念想了。左右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可上個月,她的葵水竟沒如期二來,原她也沒在意,可這個月,又是丁點兒動靜都沒。
她的心猛的一咯噔,猶豫了半晌,還是如實告訴了王爺。
這些年,五王爺被壓製的厲害,他以為,他的示弱會讓天下太平,可他的忍辱負重,換來的是滿目的烏煙瘴氣。閹黨橫行,這樣下去,馮振什麼時候一句讒言,自己怕是終究難逃一杯毒酒。
他麵色變得異常凝重,林氏早已經哽咽的跪在了地上:“爺,妾身斷不敢有任何的小心思。妾身這就找法子弄掉……”
卻沒想到,她的話還未說完,就被五王爺緊緊摟在了懷裏,沉默半晌,隻聽五王爺道:“留下來吧。”
如何能在成元帝的眼皮子底下藏住這孩子,這月份小的時候尚且可以掩人耳目,可瞞過頭幾個月之後呢?
好在蒼天有眼,萬壽節那日鄭太後就閉宮不出,五王爺頓時計上心來,忙給宮裏遞了請安折子。
成元帝本不喜老五,其實是想裝作沒看到的。可太、祖開國以來,以孝治天下,他自然不能做的太絕。想了想,就準了。
如今,誰都不知道,這林氏,已是懷了子嗣。
殷錦嫻自然也不知,她懊惱的覺得是因為自己偷偷往翊坤宮去的事情,惹了姑祖母傷心,才沒留她在宮裏。殊不知,鄭太後這是要給老五留下子嗣。她這些年雖說受製於成元帝,可到底也不可能一點兒自己的根基都沒有。不過為了慎之又慎,她斷然是不能讓殷錦嫻再住在宮裏了。
她雖說疼愛嫻姐兒,可比起老五的子嗣,孰輕孰重,她還是知道的。
這會兒,被殷錦璿這麼一問,殷錦嫻麵上訕訕的,不過嘴上卻又不願意讓人看低了去,“這不聖上給二姐姐賜婚,姐姐眼瞅著就要出嫁了,再見又不知什麼時候。我怎麼能不回來。”
“等姐姐出嫁之後,我自然還是要進宮陪陪姑祖母的。”
殷錦璿聞言,也不欲和她有過多的口舌之爭。
恰巧這時,許姝進來了。
見殷錦璿沒再揪著她不放,殷錦嫻終於是鬆了一口氣。
可心裏到底是懊惱的很,姐妹間見過禮之後,她就找了借口,離開了。
看她惱羞成怒離開的背影,殷錦璿諷刺道:“姝妹妹,你瞧她那樣,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又欺負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