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笑(1 / 2)

翊坤宮

透過窗戶淑貴妃瞧著外頭暮色漸沉, 心情愈發的一陣煩躁。

前幾日得知太後要回宮, 淑貴妃這心裏已經是堵得慌了, 想她之前三番五次的去請太後回宮, 可她連太後的麵兒都沒見著。原想著, 依著太後這氣性, 該不會回宮了。她如何能想到, 這才鬆了一口氣,鄭太後那邊就改了主意。

太後回宮,要說這事兒她也犯不著這麼心塞, 鄭家如今已經失勢,聖上和太後的隔閡也不是一兩日了,即便是她真的回宮, 也不過是強弩之末, 還能成的了什麼大事兒不成?

讓淑貴妃氣兒不順的,其實是廢太子那邊。自打廢太子被圈禁, 淑貴妃便安插了眼線。她本可以利用那太監小圓子好生的做一番文章, 讓聖上徹底的厭棄太子, 徹底沒有翻身的可能。可惜她還是晚了一步, 還沒來得及出手, 那太監便失足落水了。

淑貴妃在內廷這麼些年, 自然知道這件事不會那麼簡單。她心中不無疑問,也想過暗中徹查。可最終她還是猶豫了,太子被廢, 可此人之舉明顯是為了保護太子。依著她如今的權勢, 倒也不怕查。可萬一查出來,真正要護著太子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聖上,她如何下這個台階。

聖上雖說老了,可也並不糊塗。她這些年能爬到如今這個地位,靠的就是小心謹慎。尤其是眼下這局勢,更容不得任何的意外。

“娘娘,方才容妃往慈寧宮去了。這怕是要求太後娘娘幫大皇子求情呢。”

楊嬤嬤是淑貴妃身邊的得力助手,這後宮任何事,自然逃不過她的眼睛。

淑貴妃緩緩抬眸,提及大皇子,她這心裏到底是不再如方才那般憋悶了。大皇子畢竟占著個長字,此番栽了這麼大的跟頭,算是近些日子一堆糟心事兒中唯一一件能夠讓她開懷的事情了。

她微微勾勾唇角,似笑非笑道:“哦?是嗎?這容妃倒也膽大,大皇子之事,就是朝臣都沒一個人敢站出來替大皇子求情。就連宗室那邊,恭親王也遲遲都沒有動靜。她倒是丁點兒都不避嫌,太後一回來便去了慈寧宮。”

容妃這些年默默無聞,在淑貴妃看來就是個軟柿子,任人揉捏。她此番敢這麼大膽,大概也是真的沒法了。

楊嬤嬤見她終於緩和了神色,連忙又道:“娘娘,聽說容妃娘娘從慈寧宮出來時,臉色蒼白的很。大概是太後娘娘並未允諾她什麼吧。”

淑貴妃聞言,嗬嗬一笑:“這些年容妃得太後庇護,可她大概不知道什麼叫做今非昔比。她以為太後還是以前的太後,什麼事情都能庇護著他們母子?若這麼想,她就太天真了。太後現在是自顧不暇,怎麼可能為了這事兒,再去觸聖上的眉頭。再說了,大皇子此次犯事兒,豈是小事。太後縱是求情,聖上那邊隻怕是更加動怒。”

楊嬤嬤點點頭,頓了頓,又道:“這太後娘娘若不幫忙,容妃怕是要求到四皇子麵前去了。”

這事兒並不難猜測,容妃在宮裏無依無靠,這些年活的也是窩囊。除了太後娘娘,也就四皇子不知所謂的總跟在大皇子屁股後麵,像個小跟班兒似得。

為著這事兒,賢妃暗地裏沒少敲打四皇子,可四皇子那性子,愣是沒聽到耳朵裏。這之前賢妃自然也不好約束四皇子太緊,也不好為了這事兒,鬧騰到聖上耳中。可這次,若容妃想從四皇子那邊找突破口,賢妃不得撕了她才是。

“她呀,也是窮途末路了。這些年一門心思的隻想著安安分分,不惹聖上厭惡。哪知,光自己安分守己有什麼用,自個兒兒子心太大,巴望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楊嬤嬤忍不住也有些感慨,“可不是。娘娘,這大皇子也是,奴婢還以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不敢有絲毫的僭越。沒想到,這次江浙之行,竟然把他的心給養大了。這會兒細細一想,他平日裏的避讓怕也是為了不引人注意,連您都被蒙蔽了。”

淑貴妃冷哼一聲,不過大皇子出生卑賤,她一直都沒放在眼裏,也未再繼續這個話題。

眼下,她發愁的是三皇子的婚事。這欽天監那邊已經選了幾個日子,依著她的心思是想早點兒讓三皇子成婚的。可沒想到,聖上會在這個時候選秀。這個時候,她若再提及三皇子的婚事,不免有些不好,惹了聖上疑心,就不好了。